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旅行的意义厦门游记


北京医院治疗湿疹 http://m.39.net/pf/a_8890894.html

作者简介

宵宵,本名杨玉书,年3月4日出生,高考分被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年10月因病致双目失明,经医院确诊为“免疫性血管炎”、“远达性视网膜病变”。

小编说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可滑动至页面末尾,点击“喜欢作者”酌情打赏。打赏款项会全部交到作者手中。

旅行的意义——厦门游记

1

十月的厦门与贵阳相比,简直是两个季节。下午三点,飞机降落高崎机场,正是阳光灿烂的时候,始一踏上这座滨海城市的土地,一阵温煦的热风扑面而来,呼吸之间顿觉神清气爽,闭眼便能想象碧海蓝天,一脚,我从秋天踏进夏天。

其实对我这样一个看不见的人来说,出门旅游是件挺没意思的事:不光劳同行的人分神照料,自个儿也的确无聊得紧。但父母仍坚持至少一年带我出远门一次,不为其他,全做散心也好。当我不能看见的时候,我用什么来标记我脚下所站立的这片土地呢?我不知道这里的楼房有多高,建筑风格为何;不知道这里花草树木长成哪般模样;也不知道周遭景物的色彩与形状。我只有听,只有闻,只有透过全身上下每一寸皮肤去感受。假使灵魂可以离体,但愿我的魂魄能随着那无所不至的风,吹遍这异乡土地的每一处角落。

厦门靠海,这里的夜晚与家乡那种弥漫着草木馥郁清香的幽静不同,是独属于海的风情。散步时碰见一座临海搭建的戏台,咿咿呀呀地唱着我听不懂的戏腔,台下坐着一些老头老太太,眯缝着眼,全然忘我的专注听着,周围霓虹灿烂,马路上人来车往,恍惚又是另一出人间戏剧。曾厝垵附近的海滩上有一个叫“海角七号半”的沙滩酒吧,晚上会有人露天驻唱,夜风微凉,脚底细沙柔软的不可思议,吹着海风听着歌,海浪滔滔,不时拍岸,天上明月,人间风歌,我真想一个人坐在海边的大礁石上,就这样一整晚。

2

去鼓浪屿那日,碧落如洗,长空万里,难得的好天气。自然,这座海岛的风光毋庸置疑地旖旎迷人——阳光、沙滩、各色奇异的热带与亚热带花木,怡情悦性,处处成景。

时间原因,我们并未参观完岛上所有的景点,只挑着去了几个人气高的网红打卡点,菽庄花园便是其一,这座苏州园林式的海上花园,有人赞其——“园在海上,海在园中”,精致典雅之中不乏大气磅礴,走在木桥上,右手边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波澜壮阔,左手边则是一派小桥流水,假山怪石的江南风光,婉约轻柔,置身其间,恍如立在两个世界的交汇点,竟不知今夕何夕,身处何处。

菽庄花园里有一座钢琴博物馆,馆内收藏有近百架钢琴,均由胡友义先生捐赠。就我个人来说,此地果然不可多得,可谓妙绝。其内的每一架钢琴,都能用手机扫码听到详实的介绍,那些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工艺制造的钢琴,各有特色,也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叫人大开眼界。展厅里有定时的钢琴演奏,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古老钢琴,当它被重新奏响,音符跳跃之间,仍不失饱满激昂,我站在落地窗边,面前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身后是悠扬回荡的旋律,不知怎的,突然想起那不老电影——《海上钢琴师》。

3

若想观看整座鼓浪屿的全貌,日光岩是最好的去处。日光岩,俗称晃岩,位于鼓浪屿中部偏南的龙头山顶端,为鼓浪屿最高峰。古往今来,无数的人来此寻幽探胜,流连驻足,而在这许多人之中,曾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到来,与众不同,照亮了史册,惊艳了时光。

这个人曾屯兵在日光岩,于此安营扎寨,操练水师,他曾站在龙头山顶,俯看整座鼓浪屿,隔海遥遥望向远处的台湾岛;他曾手持令旗,笔直地立在水操台上,严肃认真的训练着手下士兵,天风海涛,鼓浪动天,士兵们雄壮威武的喊声不绝于耳,经久不息;他时长注视着对岸的厦门岛,眸光深邃幽远,似要越过那千万重山水,看向那座深埋心底、魂牵梦萦的巍峨都城,看向他心中的大明。“外族不除,何以家为”?一声长叹,他负手而立,缄默不语。三百年来,在他曾踏足、生活过、战斗过的这片沿海地区的土地上,流传着无数与他有关的传说,他的辉煌事迹被载入史册,千秋传颂,激励人心,他的名字,叫郑成功。

我们大约是下午两点来到郑成功纪念馆,许是淡季的缘故,游客并不多,各自零散的四处参观,大家都很安静。站在明亮的展厅里,我手掌抚摸着几架火炮模型,指尖冰冷坚硬的触感,带着些粗糙,似乎,依稀听见当年那一声声响彻云霄的沉闷炮响,遥见那烟尘弥漫的狼烟纷飞,血与火,荣耀与牺牲,悲壮与伟大,隔着数百年的光阴,恍然便在眼前,触手可及。有时候,逝去并不意味着消亡,只要坚守,只要不忘。

出生于海商世家的郑成功,也许与生俱来的,便有那乘风破浪,不畏险阻,一往无前的勇气,他的血液里流动着不安分的冒险因子,但其实,真正的郑成功,是一个简单纯粹,至情至性之人。虽半生漂泊海上,居无定所,但郑成功心里始终有着一份家国情怀。他一生的夙愿便是光复明朝,这是他的执着,他的初心,他的无怨无悔。

从年到年,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基地,招募士兵,建设政权,始终坚守在抗清阵营的第一线,年兵败南京之后,郑成功退回厦门。而正是这一年,何冰向他献上了一份台湾地图,并提出:台湾岛沃野千里,收复后可将其打造成又一个抗清基地。而郑成功呢,早对外国人侵占中国领土的行径不满已久,何冰之言,一字一句,甚合吾心。

“不若顺心而为,试他一试,又何妨?”

年3月23日(公历4月21日)中午,风起,郑成功亲率两万五千名将士并一百多艘战船,浩荡开出金门料罗湾,向着台湾进发,经过八个多月的围困,年1月25日清晨,郑成功下令发动总攻,炮声隆隆,震天撼地,气势如虹,莫可匹敌,于是,远远的城楼上,一方白旗随风飘荡。2月1日,垂头丧气的荷兰人正式签署了投降书。终于,被外国人占据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眼见着一片远大征程即将展开,可谁料,同年五月,积劳成疾的郑成功却病逝于台湾,时年三十九岁。

生逢乱世,一朝之间,外族入侵,烽烟四起,国仇家恨,岂能忘怀?深蒙皇恩,岂能辜负?此生已决,抗清复明,赴汤蹈火,矢志不渝。只可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郑成功,是大明的忠臣,是我们的英雄。

今时今日,无论明朝,又或是清朝,都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你走到鼓浪屿那座巨大的郑成功塑像前,抬头仰望那个身披披风,手执宝剑的伟岸身影,仍止不住壮怀激烈,热血澎湃。海浪滔滔,大风萧萧,英雄气盖世,不弱当年分毫。

4

山里来的人似乎都爱看海,看浪涛拍案,听海风呼啸。人在某个环境里呆久了,是该出去走走,为透气,为散心。有人说,旅行是一次出走,离开原本生活的环境,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不同的人,赏不同的景,便是跳出局外,豁然开朗。然我更觉得,旅行是一种回归,一个人向外走得越远越久,向内皈依得就越深刻越虔诚。

在厦门呆了六天,也参观了不少地方,兼之厦门温暖舒适的气候,这次旅行可谓十分舒心快活。不过我不怎么习惯吃海鲜,并且厦门人的口味太过清淡,我也只能是每逢饭点倍思乡了。天涯海角,无论身在何方,舌尖上那一丝馋意,总会勾动起心底深处的淡淡乡愁。

海风轻轻的吹,海水翻滚,卷起层层浪花,尚未离开,我已开始怀念。我来了,在这里留下我的足迹,然后离去。纵是过客匆匆而过,但愿今后每当想起你,回忆里全是美好。

本专栏的开展,旨在能给特殊人群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欢迎需要帮助的朋友踊跃投稿,稿件内容不限于文章,我们会提供相应稿费。

-

邮箱:ch

sinmakers.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mb/84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