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糖尿病十大谣言,你信了吗


胰岛素会上瘾。1

很多糖友认为一旦开始注射胰岛素,就要靠终身注射来维持血糖,这就是所谓的胰岛素“上瘾”。事实上,胰岛素不是毒品,而是人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如果自身分泌量不足,就不能维持正常血糖及营养代谢,所以打胰岛素是补足身体内的胰岛素不足,而并不是注射之后上瘾。糖尿病患者是否“依赖”胰岛素是由患者自身的胰岛功能决定的,胰岛功能好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停用。当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效果欠佳,或者初发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高于7.5%时,建议尽早给予胰岛素治疗,这样可以尽快使血糖理想达标,解除高血糖毒性,从而保护残余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远期并发症,延缓糖尿病的发展进程。

保健品可以替代药品,而且没有副作用。2

有些糖友对标榜“无毒副作用”的降糖保健品青睐有加,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指出,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任何保健品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不能代替药物。一些非法添加了西药的保健品非但不能治疗糖尿病,其副作用更大。

曾经接诊过一位低血糖昏迷的病人,于女士,64岁,糖尿病病史2年,一直服用二甲双胍和拜糖平,血糖控制得不错。发病前一天买了盒降糖保健品,吃了一片就出现大汗、意识不清,家人急呼,测末梢血糖2.1mmol/L。于女士家人问过厂家之后才知道保健品中含有降糖药,但具体成分未知。

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保健品可以代替药物或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甚至有些降糖保健品中非法添加了低廉的优降糖、苯乙双胍等西药,前期可能会有较好的降糖效果,但长期服用会造成肝肾的损伤,严重会酸中毒,危及生命。比如,很多糖友们推崇的“口服胰岛素”经检测含有国家禁用药物苯乙双胍。

无糖食品不含果糖、蔗糖,可以随便吃。3

很多糖友特别想吃甜,山梨醇和木糖醇制作的无糖食品很受糖友们推崇,但是无糖食品也不可以多吃,这些食品只是不添加蔗糖果糖,但是只要含有淀粉,就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同时这些无糖食品往往油脂含量较多,更加剧了血糖的升高。

喝水多尿也会增多,糖尿病病情就加重了,所以不能多喝水。请输入标题4

有些糖友为了控制多尿症状,不敢多喝水。其实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多喝水。糖尿病患者体内处于高血糖状态,饮水可降低血浆渗透压,起到降糖作用,如果限制饮水,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升高血糖,会加重高渗状态,对病情非常不利。糖友们每天要保证饮水6-8杯,大约~ml。

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吃得越少越好。5

一些糖友以为饮食治疗就是饥饿疗法,每顿饭吃得很少,甚至不吃主食,这样,身体所需的葡萄糖来源缺乏,身体需要动用脂肪来释放能量,这时会伴有酮体生成,经肾脏排泄可出现酮尿。过度节食还会造成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不足。因此,糖友们的饮食要定量,主食、蔬菜、肉类合理搭配,做到营养均衡,每日主食不能少于3两。

粥也是主食,可以吃,只要不超主食总量就行。6

很多老年糖友特别喜欢喝粥,其实食物越软、越容易吸收升血糖就越快。举个例子,如果将大米熬成粥,其中的淀粉已经部分转化为糊精,比淀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在人体内很快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迅速升高。而口感较硬的食物消化得比较慢,因此不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所以,主食推荐含水量少、偏硬、吸收慢的食物。主食升糖指数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火烧烙饼馒头米饭包子饺子面条馄饨稀饭。

血糖达标可以加水果,什么时候吃都行。7

血糖达标的糖友们医生会建议加水果,很多糖友喜欢饭后立即吃,这样做并不合适。饭后即刻加餐水果,会使血糖升高,增加胰岛负担。此外,饭后立即吃水果,会被先吃下去的不易消化的脂肪、蛋白质堵在胃里,水果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胀气。吃水果的最佳时间在两餐之间,一方面不会引起血糖高峰的叠加,另一方面,水果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空腹时很快被吸收,可以避免胀气。

空腹血糖最准,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行了。8

很多糖友平时只检测空腹血糖,他们认为空腹血糖不会受药物和食物影响,最为准确,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代表病情得到了控制。而事实是很多人虽然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很高。而且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能够控制好餐后血糖,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所以,糖友们在日常监测中不要漏查餐后2小时血糖。

另外,大多数健康人在体检时只检测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正常就觉得自己没有糖尿病,实际上,糖尿病患者分三种情况,第一种为空腹血糖高而餐后血糖正常;第二种为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高;第三种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高。如果只查空腹血糖,第二、三种情况就会漏诊。所以,对于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这样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还需要加测餐后血糖或者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糖尿病。

血糖正常就是糖尿病治好了,可以停药了。9

有这样两个糖尿病患者:患者A,35岁,新发糖尿病,空腹血糖17mmol/L,尿糖3+,酮体3+,入院后给予胰岛素泵治疗,4天血糖达标,1周后改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降糖,2周后开始出现低血糖,根据血糖胰岛素逐渐减量,2月后完全停用胰岛素及二甲双胍,每日一片沙格列汀配合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2年中,监测血糖空腹6mmol/L,餐后8mmol/L。患者B,34岁,新发糖尿病,空腹血糖16mmol/L,尿糖3+,酮体3+,入院给予胰岛素泵治疗,5天血糖达标,改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降糖,出院后自觉没有不适症状,认为糖尿病治愈了,停用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再次出现口干、多饮症状,门诊复查空腹血糖15mmol/L。

一些糖友在经过一段时间规范治疗后,血糖得到了良好控制,就认为自己糖尿病治愈了,可以停药了。其实,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需要持续的药物控制,血糖理想代表降糖药物剂量合适。只有在血糖低或者偏低的情况下才可以遵照医生指导减药,并且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另外,同样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

视物不模糊,就代表眼底没问题,不用检查。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在早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可以说是“不痛不痒”的,所以建议糖友们定期进行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确诊时就要检查眼底,之后每年检查一次,如果发现眼底病变,就要根据病情变化增加监测频率。而且,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加需要定期检查眼底,这是因为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是微血管并发症,许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bf/50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