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病因是包括遗传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心血管、眼、肾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众所周知,血管遍布我们人体各组织器官,通过血液的流动为细胞组织器官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带走它们产生的代谢产物,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而糖尿病患者血液中高水平的葡萄糖(高血糖)会引起氧化应激,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高血糖导致的血管损伤一般表现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造成血管硬化,血栓形成,进而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血管闭塞。如果供应某一器官的血管狭窄,这个器官就会缺血缺氧。根据狭窄的血管所供应的器官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因此,患了糖尿病,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工作均可能受累,其中主要累及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伤“心”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可导致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与冠心病有关的最基本检查是心电图,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至少每半年查一次心电图,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一旦合并冠心病,应积极治疗。伤“脑”供应大脑的血管狭窄可导致脑缺血甚至脑梗死。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得多,一旦糖尿病患者出现反复头痛眩晕、头部跳痛等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行相关检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早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除降糖治疗外,还要保持血脂、血压正常,降低血液黏度,控制体重。伤“肾”当高血糖影响到肾脏的血管时,尿中白蛋白排泄会增加,并逐渐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水平升高,最终发生肾衰,需透析或肾移植。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复查尿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伤“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之一,糖尿病的病程越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在首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21%有视网膜病变,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致盲率极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减少眼底出血。如果已到晚期,失去治疗时机,容易发展至失明。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半年去眼科查一次眼底,以便及时发现眼底病变,及时治疗。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影响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合理控制血糖等一系列的努力,最终是为了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使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志民 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
“
血糖平稳是控制并发症的基础,而饮食、运动等日常管理是控制血糖的基础,无论采用药物治疗还是胰岛素,生活管理都是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即使您不加入“蜜柚会”数字干预方案,您也要多学习空调知识,掌握控糖方法,让自己远离并发症具体可咨询()
与更多糖友交流返回平台进入“糖友圈”来发表你对糖尿病的疑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ss/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