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与多个危险因子有关
可改变的危险因子: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子:糖尿病病程、发病年龄(45岁)、蛋白尿、妊娠。
其中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水平是DR发生的最重要的两个独立危险因子。国外研究发现,小于45岁发生糖尿病者,DR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高于45岁以上者,且独立于其它危险因子外。
二、DR中硬性渗出与血脂增高明显相关。
降低血脂能减少DR的硬性渗出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发生。
三、DR的严重性和贫血的严重性呈正相关
提高Hb水平能改善组织缺氧,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产生,降低新生血管的形成(似乎符合新生血管是缺血的一种自我代偿机制的理论)。
四、在糖尿病发病初期严格控制血糖
在糖尿病发病初期严格控制血糖能够阻止或推迟DR的发生、发展,而发病后期才严格控制的价值有限。
五、血糖记忆观点长期持续或进行性的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在血糖正常后一段时间内仍不停进展的现象与血糖稳定后,糖基化终末产物仍在不断生成和堆积有关。
作者:钟海涛
编辑:Fine
往期热文TOP5
↓↓↓↓↓
阿姆斯勒方格与黄斑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五类人群需要定期眼底检查
人工智能眼底筛查
黄斑病变,你知道吗?
-END-
视力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bf/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