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明明很注意,为什么孩子还是近视了?孩子没有近视,也需要预防吗?围绕家长关心的近视防控相关问题,眼科医生为广大家长答疑解惑。
家长口中的“很注意”并不一定真的“很注意”
因为家长平时上班,他可能对孩子在学校甚至晚上在家的时候做作业并不是很了解。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孩子近视问题,有的家长说自己孩子用眼习惯很好,但也近视了。作为医生,我们还是觉得是孩子的用眼习惯出了问题。
家长经常说自己“很注意”,只能说他自己在意的那个点注意了,比如他认为孩子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就很好了,其实不然。孩子有没有持续近距离用眼,比如玩积木,下围棋等,家长觉得这些不是用眼负担,其实也是有负担的,需要了解用眼负担有哪些内容。
预防的关键点在于
家长要了解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的远视储备不同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一个从远视过渡到正视再到近视的过程。尤其是上学后孩子远视储备消耗的速度可能会加快。这就要求家长从孩子3岁起,医院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检查视力。
数据显示,6岁到8岁的孩子上学以后,父母的遗传因素,孩子的防御能力、抵抗能力会格外的敏感,所以这些孩子需要加强防控。另外8岁到12岁,是近视发展的高峰期,所以现在我们强调,从小就要预防,而且关口要前移。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是非常必要的。
苏鸣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
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副总院长
石家庄医院副院长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
中国妇幼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组长
河北省近视防控科普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擅长青少年屈光不正、各类型斜视弱视及各类眼病诊断与治疗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治疗、RGP与角膜塑形镜验配、视功能训练、儿童眼保健培训等。尤其在青少年屈光不正及斜弱视等儿童眼科疾病治疗上有自己特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bf/1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