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数据显示,中国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就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引起的视网膜,肾和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容易发生心脏,脑,肾,足或肢体的血管动脉硬化病变。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从根本恢复胰岛功能
干细胞具分化潜能,间充质干细胞具免疫调节功能。糖尿病患者移植干细胞后,通过归巢效应,分化为胰岛功能细胞,促进胰腺康复。同时调控免疫过度旺盛,减少对胰腺的破坏。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帮助胰腺干细胞修复肾脏,帮助胰腺和胰岛的再生再造。
干细胞为各个时期的糖尿患者的病情减轻,甚至治愈提供了新希望。
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
成功案例
根据德国TICEBA干细胞机构提供的官方信息,编制了几个代表性病例,包括血糖控制较好和不同程度并发症的患者,其治疗效果略有不同。
病例1:糖尿病足,
患者李某某,男,70岁
因“发现血糖高7年,加重伴足部溃烂3个月”入院。
患者于7年前患“脑梗塞”住院时发现血糖高,但后几年间无明显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未服用药物治疗,未监测血糖。近3年出现双下肢发凉,无疼痛及行走不适,未引起重视。半年前体重逐渐下降,仍无明显口渴、多饮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并有酮症,入院治疗,开始使用胰岛素降糖,病情好转后出院,长期自行使用胰岛素,血糖控制较好。3月前左足跟出现干裂,并逐渐溃烂扩大,自行在家换药及口服抗生素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足部疼痛难忍,以夜间为重,为进一步治疗入院入院检查:双侧股动脉、右侧腘动脉搏动存在、左侧腘动脉、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未及,左足皮温明显下降,左足跟外侧有一3×4cm溃疡,左足小趾跟部有一1×1cm溃疡,有少许不良分泌物。下肢动脉彩超显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左股浅动脉下段闭塞性改变,检查经皮氧分压右侧足背30mmHg、左侧18mmHg。
诊断:II型糖尿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糖尿病足。
治疗经过:一个月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换药抗炎治疗。
治疗前、后变化如下:双侧股动脉、右侧腘动脉搏动存在、左侧腘动脉、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已存在,左足皮温明显增高,左足跟外侧及左足小趾跟部溃疡均已形成瘢痕。下肢动脉彩超显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左股浅动脉下段不完全闭塞,检查经皮氧分压右侧足背35mm
半年后随访病人双下肢恢复正常,无复发。
附临床治疗图片如下:
手术治疗前
手术后三个月
手术后
半年
体检
双侧股动脉、右侧腘动脉搏动存在、左侧腘动脉、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未及,左足皮温明显下降,左足跟外侧有一3×4cm溃疡,左足小趾跟部有一1×1cm溃疡,有少许不良分泌物。
双侧股动脉、右侧腘动脉搏动存在、左侧腘动脉、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已存在,左足皮温明显增高,左足跟外侧及左足小趾跟部溃疡均已形成瘢痕。
半年后随访病人双下肢恢复正常,无复发
下肢动脉
彩超
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左股浅动脉下段闭塞性改变
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左股浅动脉下段不完全闭塞
检查经
皮氧分压
右侧足背30mmHg
左侧18mmHg
右侧足背35mmHg、左侧22mmHg
干细胞移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糖尿病足干细胞移植前后血管造影
病例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吴先生,65岁
年5月的治疗:3年前,平均空腹血糖测试为10mmol/L.在医生的指导下,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Nu和Rui)28IU/天,空腹血糖水平为7.2mmol/L.,仍高于正常水平。最近,与前一个相比,有意识的视力下降,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疾病。
既往史:2型糖尿病3年
诊断:II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治疗效果:治疗有效。随机空腹血糖在早晨降至5.3mmol/L.注射剂量的胰岛素降至24U/天,剂量逐渐减少。眼底病变趋于稳定,视力得到改善。
病例3: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陈先生82岁
治疗于年2月:11年前,感觉缺乏体力,疲劳,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0mmol/L,确诊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控制并不理想。空腹血糖水平为7.9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02%,脑动脉硬化和记忆力减退。
既往史:11型糖尿病11年
诊断:II型糖尿病
治疗效果:糖尿病治愈。停用降糖药,空腹血糖逐渐降至6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至6.36%。运动和记忆得到显着改善。
病例4:神经和血管病变导致ED
李先生63岁
治疗年12月:13年前,空腹血糖持续平均为8.6mmol/L,经医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经口服降糖药控制口服降糖药,空腹血糖转为6.94mmol/L,索引控制不是理想,近年来发生了勃起功能障碍(ED,通常称为“阳痿”)。
既往病史:13年的II型糖尿病
诊断:II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
治疗效果:糖尿病治愈。停用降糖药后,空腹血糖逐渐降至6.04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至6.45%,各种功能恢复。
病例5:无并发症,偶尔遗忘药物
于女士57岁
年7月治疗:平均空腹血糖9.02mmol/L,口服二甲双胍和加味乐,加上饮食控制,空腹血糖值为6.87mmol/L。患者每天服用药物非常麻烦,偶尔忘记它,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
既往史:2型糖尿病7年诊断:2型糖尿病
治疗效果:糖尿病治愈。停用降糖药,空腹血糖逐渐降至4.83mmol/L,恢复正常。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先进的干细胞技术可以治疗糖尿病并从根部恢复胰岛功能。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也可以缓解伴随并防止进一步恶化。然而,医学专家提醒患者选择干细胞疗法,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健康生活。
END
声明: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添加chinaswzl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sy/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