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 视网膜色素变异 > 营造社沙龙30期大众汽车接连投资国轩高科
当前位置: 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 视网膜色素变异 > 营造社沙龙30期大众汽车接连投资国轩高科
汽车营造社编辑
刘露视频
于洪凯
编者按:汽车圈又爆“大瓜”。
5月8日大众宣布投资约11亿欧元收购了国轩高科6%的股份,成为国轩高科的第一大股东。5月9日一早,大众汽车和江淮汽车在人民大会堂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投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控股)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
就此话题,汽车营造社特邀三位嘉宾进行热议,大众汽车接连收购,动作不断?在这场投资战中,谁是最终受益者?本期嘉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兼产业研究部部长许海东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汽车K线创始人/总编辑陈楚1、大众为何选择国轩高科?
崔东树
大众汽车目前转型新能源的力度是超强的。
在世界范围来看,大众汽车在全面地转型发展新能源,从过去的柴油化转到新能源的线路,导致它现在新能源需要产业链快速全面地布局。尤其动力电池领域在过去是一个短板,现在要加速在中国和欧洲全面部署新能源的电池盒等其他一些产品,这次应该说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它投资了约11亿欧元收购了国轩高科的6%的股权。而且它的收购方式还是比较特别的,在头三年控股权还属于原有国轩高科的股东,三年之后可能它才获得真正的一个管理权。
所以在这里,可以体现出来大众在中国电池市场布局的一个迫切性,同时也体现了整个中国新能源车发展长期以来的一个积淀和产业链的优势,对德国大众的吸引力还是极其巨大的。
陈楚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众不得不去做这个电动化的布局。尤其是在“排放门”发生以后,“促使”它现在只能坚定地转向纯电动,因为只有这个技术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起跑线上的。
第二,像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它其实也接洽过,但在中国它吃不下,或者说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点。国轩高科相对来说它的体量,它的规模、股权结构可能会更容易做一些资本上的布局。
第三,大众这个企业很有意思,它在产业链的布局基本上都要自己掌握着最核心的一套体系,或者说一套供应链,一套技术。
所以这些跨国汽车巨头,包括像戴姆勒现在也在跟国内的有一家企业叫孚能科技也在谈。
这类德国企业,他们由于自己原来没有这个体系的产业链配套或者掌控的这些零部件技术,不像之前有德国博世,它可以掌握一套系统、变速箱、内燃机。
电池它们掌握不了,所以它们就想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迫切地需要到中国来控制一家有核心的供应能力、还有一些技术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供应商,这也符合跨国企业汽车巨头产业的布局。
如果要是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比亚迪、寄托在松下、LG、宁德时代,只是给它打工的,大众这种世界级千万量级的企业肯定不会这么做。而且它也公布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在中国要超过上百万辆的电动车,所以它不得不这样做。
许海东
作为一个汽车企业,我们认为它比较核心的除了车身的制造之外,动力系统一定是它最重要的部分。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是电池,其实这种思路是和控制发动机的思路是一样的,你如果没有发动机,等于说你的心脏是没有的。
再说下来,它为什么去控制国轩高科?我们看到宁德时代、比亚迪已经有很多的车企去选择,作为一般的汽车企业来说,它是希望能够自己控制的。
国内的企业大家看都是纷纷跟宁德时代去成立一些合资公司,而这种像大众,刚才上面两位老师说到的,它就是想自己控制,这种情况下他就挨着往下选,像中航锂电、国轩高科可能是他们挑选最适合的,他们也相信通过它自身的管理能力,通过大量的销量的支撑,一定能够把这个电池企业做好。
、收购江汽控股50%的股份主要看重什么?
许海东
我个人的理解其实就是在扩充大众的产能。
我们现在说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大家可能都认为产能过剩,但是我们也看到所有的大部分的合资企业都在扩充自己的产能,或者说有这样一个想法。
而发改委基本上传统车的产能已经被控制住了,没有新建的机会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去控股江淮的股权,其实就相当于把他自己的产能带进去。
先别说新能源,传统车的产能它未来就很可能去利用这样一个机会,扩充大众公司自己的产能。
反过来说,为什么我们感觉好像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而合资企业还会去扩充?
第一,它一定是看到了中国的汽车市场的利好。
第二,如果它们认为有自己能力可以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谁会丢掉呢?至少大众现在会认为,它所拥有的品牌、拥有的技术能力是可以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抢得更大的份额的。
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战略决策就是我需要在中国继续扩充我的产能,最终能拿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崔东树
主要是看重整个的完整的产业链,江汽控股是安徽国资委下面一个重要的汽车核心控制集团,下面有江淮汽车,还有其他的一些资源,所以与江汽控股投资,就占据了一个产业链的高端,不管是整车还是零部件,还是未来出行都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它也是安徽国资委下面的核心国资企业,也避免了与上市公司,或者说是江淮汽车作为整车企业合资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障碍。所以它与江汽控股去建立50%的合资公司的话,应该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关键体现了我们安徽省政府和安徽国资委对整个安徽企业一个开放的态度,所以这一块给大众一个很好的在中国发展的机会,大众也是看重了整个安徽产业链发展的良好状态。
陈楚
我非常同意两位老师的意见,我认为还有一点:我们通过大众在中国现有的两个合作伙伴来看,它的话语权其实并没有那么强。跟一汽的合资里面股比是40:60,大众只有40%,跟上汽是50%、50%。这一次控股江汽,再加上它在合资公司里面股权持股比例的提升,未来大众将在跟江淮的合作里面占有绝对的一个话语权。我觉得这一点来说,也符合现在国家汽车产业重组、深化改革的一个方向,因为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次引进外资对大众也是一个机会。因为它一直想着提高自己在中国这几个合资公司的话语权,但是另外两家很难。江淮在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链里面作为地方性的国企,它的技术还有包括它的整体的品牌、体系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通过引进大众,或者说大众也“看上”它,双方也是互取所需。大众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话语权,在未来这种合作当中,它发挥的程度会更大。、大众汽车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有哪些影响?
崔东树
应该说增持江淮大众75%股权,合资企业的管理模式跟股权结构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也就是大众在江淮大众新能源车制造企业里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能够把自己的新能源车的一些产业战略、研发、管理模式能够得到一个充分的贯彻跟推动,使江淮大众成为大众汽车真正地有价值的和有收益的一个产业基础。
所以在股权提升之后,德国大众在江淮大众的投入会得到进一步地增强,也使整个管理模式更加符合大众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江淮大众成为大众汽车在中国发展新能源车的一个核心的基地,对整体的江淮大众产业规模的扩张,尤其是江淮大众之前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状态,产品跟研发都没有太强的基础,这次大众投入整个将得到大幅度增强,使江淮大众在中国的竞争力得到强势的增长。
尤其在中低端的电动车,我们认为它的发展潜力是极其巨大的,也使整个大众在中国新能源车布局更加完善,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江淮大众三家的新能源车布局形成一个良好的混合的态势,对几家都是一个多赢。
许海东
首先我认为不能把它等同于华晨宝马的股比调整,这是两个概念。
首先江淮大众它是一个新能源汽车的公司,在年,我们新能源汽车公司合资股比就放开了,在新能源汽车上面是没有合资股比的,特斯拉可以完全独资在中国来建,它和传统车不一样。
传统车的合资股比什么时候放开?是0年,今年是商用车。
至于它为什么增加持股江淮大众,其实它还是为了它整个未来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布局。
我的理解是,大众它会把它的电动车型引入。但是一般来说,他们首先引入相对来说会走高端路线。还有一部分怎么办?是用大众的品牌,还是继续用江淮的品牌?会走低端,可能会利用江淮现有的一些技术,这样把整个电动车的市场能够通过这两块都去覆盖,并且也是一种试验。大众是保持高端的品牌,同时很可能会用江淮来做一些低端的电动车。
外资进入中国的第一家是特斯拉的新能源,大众算是第二家在中国专门搞新能源的。剩下的奔驰和宝马都有产品,但是恐怕还都没有这么大的动静。
陈楚
影响就是前一段时间这个合资公司也成立一段时间了,也出了产品,但是这个产品一直不温不火,对合资企业来说带来不了什么收益。
从企业本身看问题,就是终于能让江淮大众之前不温不火的产品给它盘活。
大众有意把西亚特引进来,后来由于疫情等种种原因推迟,这回随着股比的提升,可能会反而加速、促进这个品牌去落地、去实现。
随着这回股比的提升,大众品牌很快就会有大概五六个品牌会在中国本土化地国产,这是一个影响。
另外,虽然不可能跟华晨宝马比,它也作为第二家现在在合资公司里面把股比提升了,我觉得将来会带动一些其他的企业,可能以后新式的外资品牌会增加。
4、国轩高科正在风口上,为何会接受大众投资?
陈楚
第一,背靠大树好乘凉,大众就是那棵大树。
第二,从这个企业目前自身的财报国轩高科这几年其实经过了新能源的高速发展,现在它的财务数据尤其是在去年新能源政策退坡出来以后,其实是让人比较担忧的。
这个时候跟大众走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国轩高科的这些大股东也该套现了,做了这么长时间,现在也算是高位套现,现在这几天股价已经涨到9块多,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出手的机会。毕竟他们还是拥有着公司的决策权,所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许海东
我觉得国轩高科的选择就是它的市场。
现在看头部的很多大企业都是在跟宁德时代合作了,然后再往下的特斯拉恐怕它进不去,都是LG、松下的股份,宁德时代还想进特斯拉呢。
怎么去找大的主机厂能够提供自己的产品,同时这个主机厂能够有能力把产量提升上去,它能活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它面临的压力非常之大,所以这个时候大众给它抛过来橄榄枝,我觉得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其实它就是找到一个非常好的买主,这个买主可能能把它的量翻10倍、倍,甚至0倍,何乐而不为呢?虽然现在都是我的钱我来挣,我让出股份以后,我可能喝的汤更多,或者我吃的肉比我自己控制还要多。
并且它“傍上”了大众这种国际品牌的企业,就像我们的零部件愿意做OEM一样,它就成了OEM,中国无数的零部件企业都可以,让出点股份来我看没问题,我看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解释。
崔东树
客观说国轩高科实际上也不容易,现在国内新能源车日子太苦了,现在新能源车的量7万多台,一年来万台,大头都被别人拿走了。
日子很不好过的时候,大众又抛过来一个橄榄枝,我们理了一下这个企业目前的份额,国轩高科的份额是比较危险的状态。
今年1月份只有8%的电动车份额,月份、月份,电动车电池的份额只有%,而宁德时代是5%,宁德时代比它高了0倍以上的水平,%的份额存在感已经不是特别大,中航北电超越了国轩高科。
再一个国轩高科主要集中在磷酸铁锂电池的,这个是一个低技术的,并不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它也面临着技术升级的焦虑,这个时候人家给他扩大一个倍数,大伙儿都高兴。
5、江汽控股属于地方国企,为何会接受大众大规模投资?
崔东树
实际上这还是一个国家意志、国家战略的问题。
国企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实际上是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尤其是通过混合所有制、通过改革使原有的企业面临一定的压力和困难的情况下,有一个新的选择方式。
这次时间点选择得特别有意义,在两会期间,我们国家对整个疫情之下经济发展的方向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讨论,形成了一个更好的共识,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更好的开放、发展国企的方式。
对江汽控股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因为它的上面就是安徽国资委,客观地说自己是决定不了自己命运的,也就是国资委能够决定它是怎么个发展方式,安徽国资委在国家国资委的领导下,或者国家统一战略的领导下,推动了它对外开放的步骤,是做大做强国有资本一个很好的方式。客观地说,对整个江汽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的状态。
另外,我们国家整个把江汽作为一个更好的激活国内市场竞争合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现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自主企业几方面全面地加力,大家共同把新能源汽车市场做起来,我们不追求的是短期之内的控制权,而追求的是把中国整个经济做起来,让各类企业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这样的话使我们整个新能源车市场,使我们的经济活力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许海东
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市场就下滑,到年继续下滑到了8.4%,今年前三个月又是下滑,4月份其实还是下滑。
在这种连续下滑的情况下,我们在分析的时候整个中国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是降低的,谁在增加?只有德系和日系在增加。
在市场竞争市场蛋糕变小的情况下,那些品牌和产品竞争力更强的企业它会收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年下半年到年,其实有一批企业开始感受到寒冬的来临,已经在进行相关的重组。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这些企业所承受的压力同样会更大。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找到像大众这样的能够和它共同地去合作,让出相应的股份,让这种有更好的品牌、有更好的管理能力这样的企业带着他们,和他们共同去发展,这样对它来说我认为就是一种“救援”吧,在这种很困难的情况下。
另外,从《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也看到今年的国企改革,就是在市场经济化的情况下,国家更多的是从资产角度来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原来我可能是百分之百地盈利,但是我现在股份是少了,但是你这个公司挣的钱可能更多了。
那么我在经营的角度,可能我从国资的股份收益上面可能是更高。这是第二个原因,也是符合目前国家的这样一种战略的思路。
汽车就是一个市场化的东西,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已经给出了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等,这是一个对双方都很好的选择,我相信它未来会受益更大。
陈楚
我是这样想的,作为地方国企,就像刚才两位老师说的,它可能要接受上面的一些国资委的KPI,你不能让国有资产减值或者说流失,它只能去跟这些有实力的企业去合作。
从上市公司,或者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现在江淮的情况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因为从这几年的财报和财务数据来看,首先它的乘用车板块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它的商用车也是一直不是很强,而且地方性的国企也缺乏像吉利、或者说像长城这种比较市场化的反应。或者说民营经济的这些企业,他们的产品、他们的研发、他们对市场的应对会很快,江淮可能相对来说在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
第二个,最近大家也看到从去年、前年开始,整个安徽省都有很大的动作,奇瑞也是江淮的,现在蔚来也是,再加上这一次的华菱、国轩,也包括江淮,我们现在发现整个安徽省的汽车产业、包括供应链都在做一些动作,包括重组或者资本的合作。我们想到40多年前有一个叫小岗村的地方吧,也在安徽,那一次是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这一次引入大众,或者说引入外资,正好带来了更多的新动能,毕竟大众还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有它的技术、也有品牌,还有一些资本,所以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现在江淮缺的,而大众缺的就是产能,尤其是包括传统能源,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产能利用率都超过了%,所以说这些都是一定的问题。
但是未来怎么样?谁也不知道,至少从国资保值增值,包括大环境,包括现在企业的现状来说,我觉得接受大众的投资是必然的,也是需要的。
6、大众汽车会不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崔东树
其实每一场投资,还有收购,背后都是有利益的角逐,大众作为本次投资的一个亮点,它共计投入了将近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多亿,它的获得就是第一是成为国轩高科的第一股东,第二是获得了江汽控股的50%的股份,另外也是可以通过这个机会将在江淮大众的股份提到75%。
从企业角度大众是受益最大的,它获得梦寐以求的产能,和江淮大众的控制权,另外获益最大的是安徽政府,大众这些钱放到中国来,这些钱放进来解决了安徽的就业和经济发展,不管是从中国还是从安徽政府来说,这次做局的一个最大的受益者,也推动了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
我们觉得几方应该算是共赢的,谁都没有吃亏,大家都是把蛋糕做大,把市场做大,实现了合作共赢的趋势,大众在里头确实受到了比较大益处。
陈楚
从个人角度看,这回最大的受益者可能还是国轩高科的那几个股东,他们是真挣到钱了,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从大众的角度来说,这回真正地相当于把中国变成自己的第一故乡了,迪斯都可以到中国来常驻了。他真的把自己的家全都安到中国了,豪赌中国,能不能赌赢现在不能说。
当然从另外一些角度来看,其实大众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大众整体的品牌溢价其实也有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大众的品牌往中国来聚,是不是一件好事?我觉得值得去探讨,或者是去长期地观望。
许海东
因为在这个买卖的过程中,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大家都会认为自己是赢家,所以现在你来判断谁是最大的赢家,这个确实有时候不好判断。
但是总体来说,大众它愿意掏这么多的钱来做这个事,从它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它认为应该是值得的,我可以花这个钱既解决了传统车,又解决了新能源,还解决了一个新能源的核心的电池,所以它才会去做这一方面的收购。
而对于国轩电池和江淮汽车这边呢,目前它们有相应的困难,能够和大众实现这样的一种合作,未来会给大家都会带来更多的好处,所以我觉得就这个事来看,大众应该说它还是受益大一些。
7、大众的这场豪赌风险有多大?
许海东
大众看来现在也是对新能源的投入坚定不移,这个也决定了它为什么掏出钱来去收购,之前会成立江淮大众这样一个新能源,这一次又去增加这个股份,其实都是反映了它对纯电动车战略的一种确定。
这个战略目前来看,全世界大家越来越认同了,01年中国刚开始的时候,海外的市场大家都是在等、在看,还没有说做这么大的决定,现在可能更多一些,包括日企,甚至包括丰田也开始在往纯电动方面在做,虽然它有所保留,但是至少比原来要更好一些了。
从长远看,即使有风险,也值得去投入。它的这一次投入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传统车这一块的风险其实并不是太大,新能源这块我认为其实它的风险又是可控的,这一块是可大可小的,如果你的中国市场确实是成长起来,成为世界第一,它会在中间分一杯羹。如果中国市场没有成长起来,它也就是一部分。
崔东树
中国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的一个组合的能力,或者我们产业链一个巨大的优势。
最简单在中国跟美国比,我们一个观点就是现在欧洲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对比较边缘化的概念了。比如说一说软件、一说手机、一说其他的高科技产品,基本来说都是中美对决,充其量手机还有一个韩国,日本都相对边缘化。
尤其在软件或者其他的互联网的推动方面,应该说中国走到了一个特别超强的程度上来,而德国的话,如果大众在德国或者欧洲发展,如果没有在中国发力的话,它可能会错失中国市场发展的一个机会,同时也没有吸取到中国的组合优势。
我们不管怎么说有BAT,甚至有其他的互联网的公司,或者新的科技的一个延伸。另外,我们还有相对比较廉价的优秀工程师的队伍,这样的话这些“码农”们都是很强的在汽车智能化转型的重要点,如果大众在中国投入少的话,
他们在中国市场未来在智能化的线路上就可能变成相对比较落后的一方面。就跟手机一样,我们可能只知道华为、小米、vivo、oppo、苹果,把欧洲的品牌都淡忘了,德国他们一定要在全世界竞争最激烈发展最快的市场上有所布局,大众在汽车产业要未雨绸缪,加大在中国的投入,自己在世界的地位要靠中国地位去保护,有这么一个担忧。
陈楚
从MEB来讲,大众有一个MQB,那十几年前研发的,直到年左右才真正地赚钱,MEB什么时候能产生效益,现在下结论太早了。
还有一点,现在MEB目前只跟上汽和一汽两家合资公司在做,还没有听说导入到一汽大众,另外两家财力更雄厚,更能分担风险,一汽大众不知道采取什么路线。
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风险就是虽然国家强烈地在推,但是我觉得其实企业更多的是担心这种不确定性,新能源补贴本来要退坡但因为现在的情况又延长了两年。所以说这种不断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战略和规划影响很大,包括国五和国六的预判,对企业的战略影响很大。
最近新能源车又是着火、又是自燃,可能我就不会去选择新能源车。当然从产业规划来说,长远来看这个产业我觉得还是有发展前景的。
8、这次大规模收购,对蔚来有何影响?
许海东
对蔚来的挑战,首先是这样,蔚来汽车是中国目前造车新势力的第一品牌。
第二个,从它的车上面来说,不管是ES8还是ES6还都是相对高端的电动车里面的代表,所以这个是它的一个定位。
这一次它和合肥地方政府的合作,应该说是在解决它一些资金方面的问题。
我们综合起来看,是看到我们整个安徽省,或者说我们合肥是下决心把汽车产业作为我这个省里面的一个支柱产业,在这个上面下更大的投入。这一点选择,我相信是很多政府都希望且愿意做的,也希望能够做大的。除了我们现成的上海、湖北武汉、吉林长春,以及重庆这些现有的,当然还有广汽的基地以外,比如说我们看到浙江也一直在想往上。安徽就是希望在未来能够通过这样的合资、合作,以及包括大众进来,包括蔚来这样的相对高端的品牌进来,能够支撑整个省份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而对于蔚来来说,它还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候,它在前期的品牌的积累,现在要看它能不能够有一些更好的招,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把量上来。如果它的量能够像特斯拉一样能够比较快速地上来,它肯定就会成功,所以现在应该说它还是处于这样一个过程中,还需要下一步来看市场的情况。崔东树
安徽省政府下决心把汽车产业作为核心的一个拉动点,把产业链充分盘活。
如果把国轩高科与江淮汽车组合起来看的话,整个这个产业链在安徽境内应该说形成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对整个省内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对蔚来来说,应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机会跟一个利好。客观说,蔚来汽车在江淮代工发展,的确在初级阶段是一个很好的事情。随着蔚来汽车不断地做大,它是新势力里面表现非常优秀的品牌。能够在40万左右能够把车卖到这么多,得到这么好的用户口碑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它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更多地打好自己的基础,建立自己固定的固定资产,做好自己的长期投资。做好这些的基础关键是有一个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如果大众在安徽、合肥有巨大的投资的话,不管是产业链还是人才,还是周围各种资源都会在安徽省内聚集,对蔚来来说是“白捡”了一个大便宜,把所有人才都聚到这儿来。不一定大众江淮去做,可能蔚来去做,也可能奇瑞去做,整个产业会形成一个良性的聚集点,没有聚集就没有更好的交流和充分竞争的机会,这样的话对蔚来的发展应该是带来巨大的机会。陈楚
崔老师说得非常对,整个安徽省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这个事情对蔚来来说是一个好事,蔚来自己很难招这么多“金凤凰”过来的,大众来了,很多的零部件供应商,包括相关的服务、物流全都有了。
而且我们知道合肥还拥有科大讯飞这样的比较强的AI企业,还有其他的高科技的企业,包括大学都在那边,所以说这个对蔚来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好的利好。虽然它车最近卖得还不错,但是从它的财务数据来说,烧钱烧得还是很厉害的。当然大众来了,未来会不会给蔚来投点资我们也不知道,毕竟蔚来申请了很多关于自动驾驶和其他方面的专利或者是一些技术。当然具体有多少真材实料,我们现在不知道。会不会通过江淮牵线?可能蔚来跟大众会擦中点什么火花?我们也不知道。毕竟大众在跟长安、跟广汽、跟江淮都有合作,也不少一家蔚来吧。总体来说这对蔚来是一个好事,这几天蔚来的股价也天天涨。9、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许海东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有两点,一个就是在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我们要用改革的方式来解决困难,这是中央的一个提法,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
第二个就是对于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的一些改动,就是说在竞争性行业内,更多的是用资本方面的管控,而不是具体的实业。因为这个实业它已经是市场竞争,要符合市场规律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带来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方面我们认为很可能在汽车行业这种情况下,混合所有制激励的方式,以及整个企业管控的方式是不是都会有一些更倾向于市场化?更激发出我们这些管理者,以及从业者的这样一些能力?能够支持自主品牌在更严峻的市场下能够做好竞争,把自主品牌,或者中国品牌能够发展起来。应该说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事情,首先是代表着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一种认可,这个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现在很多人自己都没有信心,所以我们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在讲恢复大家的信心。大众继续往中国来投资,说明什么?说明他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我认为外资都这么有信心,我们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我们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好,我们的市场会更大,中国的自主品牌在这个中间也一定能够发展起来,我觉得这个应该说是最关键的第一个。第二个,国资改革这一块相当于是一个突破口,我们也期待下一步可能在汽车行业的国企改革是不是能够有一些更新的东西,这样来推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我觉得这两点可能是这个事件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崔东树
这个的确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同时引入外资的话,对整个行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意义。
客观说,中国汽车行业这些年的发展,成绩很多,但是问题也不少,尤其在产业创新各方面来说,还是有一些不足的。
国家01年以来强烈推动电动车发展,技术水平提升相对来说并不是特别足,还是要充分加强竞争,推动内资、合资、外资全面在中国发展,我们不仅有数量的发展,还要有质量的发展,推动整个新能源车发展,我们推动的是“新四化”推动的是高质量发展,整个国企的改革推动产业的进步。
而目前来看,这个进步的速度还并不够快,而且有些企业自身在这块发展起来又缺乏能够完全应对一些改变的措施,通过引入外部的资源,使中国的竞争更为充分,也对其他的汽车集团的发展应该说有更多的对比、参考意义,使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以及行业的管理,还有各方面的变革都有更好的模式,有一个更好的推动发展的趋势,对行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认为国家对汽车行业发展,应该说既看到成绩,也是看到了一些问题,也是推动了行业更好的一个变革跟提升的一个方式。我们都没有信心的时候,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们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积累了这么多产业链的资源。大家可能过去认为这些电池企业并不是特别好的企业,或者客观地说也并不值这么多钱,突然间现在突然发现了,一个国轩高科它的6%的股权大概就值11亿欧元。我们看到这些快速的投入,至少对未来是一个坚守。整个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我们认为会有一个厚积薄发的发展。目前是黎明前的黑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实际上是有美好前景的。陈楚
通过这次引进外资来参与企业,因为他们都是上市公司,要不就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参与这种改制改革,其实是一种新的尝试。因为汽车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它不像其他的产业,因为它的产业链太长了,所以需要新的资本,或者说新的技术,包括新的品牌来推动,或者说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新的发展动能,所以说这一次把大众引进来,其实对整个行业也是一种新的刺激。
咱们都知道,之前一直说国企的混改,或者央企的混改一直动不了,这次大众进来了,之前我们一直说的三大央企:一汽、东风、长安,推进这么慢,这么长时间了还是进展很缓慢,对它们来说是不是一种促进?现在不光是大众进来了,最近吉利可能会动华菱,这个汽车作为一个试验田,中国汽车深化改革,或者说引进外资是一个试验田,这次是一次很好的尝试。营造社精彩回顾
李峰俞经民袁小林杨嵩冯擎峰戴慕瑞陈雪峰
安聪慧尹同跃魏建军陈昊杨铭
出行企业排行榜滴滴强势问鼎“一超多弱”格局初现新能源汽车自主企业排行榜
首尾差距拉开优势向前端靠拢货车企业排行榜
TOP10市场份额达80%东风汽车夺冠造车新势力排行榜
四梯队差距拉开企业间各有优劣充电企业排行榜
前三名占70%份额让新基建东风起强者恒强客车企业排行榜
三大评价维度宇通高分拿下第一洞察1期
没有任何一家汽车企业愿意在宁德时代面前丧失主动权洞察10期
从“大家族”模式到新能源产业帝国比亚迪业绩提升需要迈过的三道坎洞察09期
能否成功塑造崭新的自己?7家国内外车企LOGO焕新背后洞察08期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三)车市寒冬中的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困局洞察07期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二)两项“与众不同”引发的思考洞察06期
特斯拉供应链探秘(一)伴随新能源发展而起的国内供应商们洞察05期
穿越08年危机的企业告诉我们,转危为机的最佳方式是削减成本、增加研发洞察04期
请车主吃饭是不是建立情感的最好方式?洞察0期
10年渠道下沉收效甚微销售终端应向城市群商圈转移洞察0期
未来年支撑自主品牌向上的消费者可能不够用了洞察01期
限购锁住万购车者
要刺激车市放宽限购或最直接有效营造红花榜1期
不亦乐乎?长安福特玩转二次元东风日产广汽传祺50线上示爱
营造红花榜11期
汽车线上营销拓展全行业消费者会被“乱花渐欲迷人眼”吗?
营造红花榜10期领克、威马秀“美颜”长城、上汽乘用车秀“肌肉”玩转线上营销营造红花榜09期
线上线下齐开花后疫情时期会迎来报复性消费吗?营造红花榜08期
保时捷联手李佳琦郭京飞为启辰打call明星助阵直播会审美疲劳吗?营造红花榜07期
张若昀陈铭是什么“神仙组合”?!车企线上营销又有新花样了营造红花榜06期
前有小朱配琦后有祖蓝夏丹来康康本周汽车圈“现象级”营销营造红花榜05期
营销居然可以这么玩?本周8大案例让你过个瘾营造红花榜04期
我们没有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但我们有本周最精彩的案例营造红花榜0期
自主豪华比拼线上营销八大品牌营销“野心”一览营造红花榜0期
疫情下,新车上市、新技术发布怎么玩,8大品牌线上营销亮点比拼营造红花榜01期
更接地气了!线上直播涌现一批车圈网红
柳燕陈斌波况锦文蒋玉滨廖雄辉王凤英李春荣杨美虹孙玮李一秀李峰张继辉李海港俞经民林杰张朝翔叶磊肖勇洪浩颜宏斌杨学良文飞赵长江孙玮王燕李学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sy/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