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健康知识全面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


点击星标收藏,第一时间看好文

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中心脑血管病占首位,每10名死者中有1位死于心脑血管病,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约占60%,脑血管病约占40%。在我国,估算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万人,是致残的首要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病的80%,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脑卒中,也称脑梗死。老年人高发,男多于女。主要危险因素:种族、遗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TIA是由颅内外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

TI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与诊断

(1)起病突然。

(2)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分布,症状多样。有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

①颈内动脉TIA:多表现为单眼(同侧)或大脑半球症状;视觉症状表现为一过性黑朦、雾视、视野中有黑点、阴影摇晃;大脑半球症状多为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无力或麻木、失语、认知的改变。

②椎—基底动脉TIA:多表现为眩晕、头晕、构音障碍、跌倒和共济失调。

(3)持续时间短暂,一般10~15min,多在1h内,最长不超过1天。

(4)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5)多数病例就诊前有反复发作病史。

(6)检查颈动脉超声常可显示动脉硬化斑块。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的原因。

临床表现与诊断

1.起病情况

多于静息时(如夜间)急性起病,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TIA发作。病情多在数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

2.临床表现

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注意事项

(1)预防胜于治疗①一级预防

指未发生卒中前预防卒中的发生,需要有健康生活方式、运动,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给予他汀类与小剂量阿司匹林。

②二级预防

指发生卒中后预防复发。在一级预防的基础上,对颈动脉狭窄、软斑块形成的患者建议专科就诊;缺血性卒中约20%是心源性栓塞,有效控制房颤可以预防卒中的发生;其他因素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及高凝危险因素都与脑卒中有关,应注意干预。

(2)熟悉TIA的表现

TIA可能就是脑梗死发生的先兆,应及时就诊。

(3)卒中后3h内溶栓可以很好地避免脑血栓后遗症,对于高风险人群应有预案,寻找30min车程内有开展溶栓治疗的24h/7d医疗机构。

渡康经颅超声电疗仪

预防+治疗

促进溶栓药物吸收,溶解脑部血栓,消融动脉斑块;

促进脑循环,增加脑部血氧含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异常脑磁脑电,加强植物人促醒;

仿真生物电刺激患者肢体神经肌肉,有效改善肢体功能障碍,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促进神经网络功能重建。

适用于缺血性疾病、脑损伤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安全,有效,为脑病患者居家预防、康复提供了强有力手段!

公司—

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sy/72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