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医疗人工智能走到哪一步了从眼科谈起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5112771.html
戳这里~获取更多大健康产业情报!

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已经在围棋领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那么,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究竟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张大磊在这方面算是有发言权的人。他创立的Airdoc,正在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

日前,在一场医疗行业会议上,张大磊以眼科为例,描述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所能发挥的价值,以及目前可以达到的具体效果。

亿邦动力网将张大磊的观点整理如下(内容有删改):

眼科是医医院科室之一,尤其是近年来,眼科疾病病发率持续增高,但眼科医生却非常有限。我将以这个科室为例,讲讲人工智能怎么辅助医生的日常工作。

以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为例,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约为25%~38%,失明几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5倍并且不可逆,已经成为四大致盲眼病之一。目前全世界有数千万人患有这一疾病。

我国约有1.14亿糖尿病患者,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有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所以一般糖尿病病人半年会做一次眼底筛查。

但一个窘迫的现状是,内分泌科医生在这个时候都需要借助眼科医生进行眼底病变会诊,退一步讲,即便内分泌科医生能从眼底图像中看出问题,按照法律规定也不能出眼科的诊断报告。

而中国的眼科医生仅有3.6万余名,眼底专业医师就更少了,造成的结果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眼底筛查。

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Airdoc做了很多人工智能的探索。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医院收集了数十万张眼底照片,构建超过层卷积神经网络,能准确解析原始图像的高阶信息,单次迭代持续训练超过小时,最终训练出了Airdoc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模型,在灵敏性和特异性等主要指标上,获得了和人类医生相当的结果。

(说人话:机器经过很多的影像资料训练,高强度学习,最终高度模拟医生诊断,形成跟医生差不多的影像识别、判断能力。)

这样一来,内分泌科大夫可以利用Airdoc模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初次眼底筛查,可以快速地将有病变和无病变的患者区别出来,情况严重的,可直接转诊到眼科继续治疗。

斜视也是Airdoc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sx/85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