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视力下降的元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38675.html
李先生今年55岁,是一位患病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因为不太重视,他的血糖也一直控制的不是很好。李先生平时很喜欢看报纸,3年前开始出现视力下降,以前报纸上看得清清楚楚的文字,却像隔了一层雾。李先生以为自己得了“老花眼”,于是自己在路边摊买了一副老花镜,戴上眼镜后,刚开始,视力的确有所改善。可惜好景不长,今年开始,李先生发现自己的视力越来越模糊,戴着老花眼镜也解决不了问题,医院就诊。

医院,经过一番检查,发现李先生并不是老花眼,而是得了一种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

中国有1亿多的糖尿病患者,我们常说,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因为一旦发生并发症,尤其是各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会大大下降,严重的还可以威胁生命。

糖网是糖尿病很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有多高呢?有研究资料显示,有50%的糖友在10年后出现眼部病变,15年以上者达到80%,而30年以后为90%,病情越重,年龄越大,发病的几率就越高。据统计糖尿病眼病引起的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出25倍左右,严重影响到糖友的生活质量。

(一)糖尿病为什么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呢?

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是眼底微血管的病变。我们常说,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可以累及全身各个重要的器官,包括我们的微血管。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常见的两大并发症,一个是糖尿病肾病,再一个就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以对慢性肾病患者,如果不能确定是否糖尿病肾病,我们也常常建议患者查一下眼底。血糖长期过高,会导致微血管受到慢性损伤,出现渗漏、出血和闭塞,导致缺血缺氧,进而形成细胞异常增生,使肾小球和视网膜受到严重破坏。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塑料水管,如果长期被太阳晒或者暴露在不好的环境中,就会变得脆弱,产生裂缝,就容易出现渗漏、漏水。微血管也一样,如果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会变得脆弱,导致渗漏、出血,从而引起肾病或者视网膜病变,严重的会导致尿毒症或者失明。

(二)根据病情的发展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六期:

Ⅰ期:视网膜上有微血管瘤,点状出血;

Ⅱ期:在微血管瘤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硬渗出,这是因为视网膜出现了水肿;

Ⅲ期:出现棉絮状渗出,这是眼底点状出血逐渐增多后留下了瘢痕;

Ⅳ期:眼底出现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这是由于新生血管十分脆弱,常因血糖控制不好或者血压升高而发生大量的出血,出血进入玻璃体内,易造成玻璃体积血;

Ⅴ期: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机化,这是由于玻璃体积血,导致机化物形成;

Ⅵ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失明,这是因为机化后的条索牵引视网膜,则造成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视力不受影响,没有很明显的症状;随着病变的发展,尤其是病变发展到视网膜上的黄斑区,也就是视力最敏感的部分,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如视力减退或闪光感、视物变形、视野缩小、眼前有黑影,甚至眼球疼痛等症状;

后期引起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出血后,会有视力的突然下降,看东西时有被遮挡的感觉,如果出血吸收不良时就会发生机化,牵引视网膜,造成视网膜脱离,表现为失明。

但症状只作为参考,糖友自己的症状和实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一致,如果病变不累及黄斑区,有的糖友在病变的晚期仍然可能有较好的视力。因此,要确定自己是否有糖尿病性医院进行眼底检查,必要时医生会再建议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如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等,如果怀疑有视网膜脱离时还需进行眼部彩超检查。

李先生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不少见,太多的糖尿病患者缺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了解。

像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一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早期也往往症状不明显。像李先生一样,容易被患者误认为是得了老花眼,从而延误了早期的治疗时机。

(三)其实如果我们对这种并发症提高警惕,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细微的信号来发现它:

1、视力下降,尤其是晚上视力下降明显,常被当成夜盲症;

2、看东西出现重影、有闪光感;

3、眼前有点状或片状的物体在漂浮;

4、老花眼症状减轻,近视加重;

5、眼睛涨痛、视野缺损、眼球出现运动障碍;

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大家医院的眼科就诊,做一下眼底的相关检查。

(四)对于我们广大的糖友来说,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更加重要,除了控制好血糖,我们还要做到这几点:

1、避开强光强光会损害我们的视网膜,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白天出门时最好戴上太阳镜,可选择黄褐色的太阳镜,更利于保护视力。

2、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长时间低头、提重物、便秘。糖友的视网膜很脆弱,可在各种因素下破裂和出血,如头部振动过大、剧烈运动后,或者血管压力增高,都可引起视网膜异常,导致视力下降。

3、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熬夜及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比如玩电脑或玩手机。

4、戒烟。吸烟引起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管的损伤,加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

(五)如果已经患了糖网,如何治疗呢?

我们已经知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6期。在1、2、3期的时候,主要是眼底微血管被破坏,出现渗出和形成动脉瘤,这3个阶段我们称它为非增殖期。

到了4、5、6期,眼底受到损害的地方开始出现新生血管,后面这3个阶段我们称它为增殖期。增殖期患者开始出现视力问题,失明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我们通常所说的治疗,比如打激光啊、做手术啊主要就是针对增殖期的患者,也就是后面3期的患者。

这些治疗手段听起来就很高大,而且治疗费用也不便宜,但是总体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所以与其等到出现视力下降,再去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来治疗,还不能保证满意的疗效,不如及早重视,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处于期非增殖期的糖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给大家几点建议:

(1)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不光是针对并发症,控制三高是对所有糖尿病患者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积极控制三高,即便进行了最好的治疗,以后仍然会再次加重。(2)定期筛查眼底,早期发现眼底病变。一旦确诊糖尿病,即应检查眼底。套用一句俗话,治的巧不如治的早,在高级的治疗手段,也不如在早期阶段进行干预。(3)药物保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除严格控制糖尿病外,可采用药物辅助治疗如羟苯磺酸钙等。

对于增殖期的患者,或者非增殖期后期眼底情况重的患者,必须由眼科医生治疗。

目前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方法,治疗的目标是尽可能保存视力:

激光治疗,也叫光凝,俗称打激光,这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最常用的形式。但是大家要注意,激光治疗对眼睛是有创伤的,是一种丢卒保车的治疗,因为激光本身可以导致10%的视力减退,所以治疗之前必须经过专业的眼科医生评估。这个治疗也不是一劳永逸,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重复治疗。

玻璃体药物注射这种治疗所用的药物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名字很长,简称VEGF抑制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重要病原因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增加。对于这种致病的生长因子,可以通过将特异的抑制剂注射到玻璃体中来灭活。这项治疗可以与激光治疗相结合。

玻璃体切除术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玻璃体出血的患者,玻璃体出血很容易导致视网膜脱离,但是不能通过激光治疗缓解。通过玻璃体切除术也可缓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防止视网膜脱离。在玻璃体操作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内部激光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的治疗比较简单,一旦到了后期,费用高,效果差,而且技术要求高,治疗的难度大大增加。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早期的控制和检查。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sx/41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