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像一面镜子,
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
请记得,
让这个世界灿烂的不是阳光,
而是你的微笑。
1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常常缺少自觉症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到晚期会预后不良,因此,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防治非常重要。
糖尿病患者不要因为视力好就以为没有视网膜病变,等视力受损了再去筛查眼底,可能错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的最佳干预的时机,挽救视力的难度就加大了。
除了常规眼底筛查,建议糖友平时自己经常测测视力。
2糖尿病人的眼底检查频率?
1型糖尿病患者患病5年后,2型糖尿病患者自确诊后,每年都要做眼底筛查;
糖尿病患者准备妊娠前或第一次产检,妊娠后3个月及产后1年,要做眼底检查。
花几分钟时间给眼底拍几张照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遵医嘱安排下一次的筛查时间。
3糖网的发生只跟血糖有关吗?
不是。
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除了与高血糖有关外,还跟血脂、血压、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患病时间长短等有关。炎症反应可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促进黏附分子表达,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失调。不良嗜好,如吸烟,也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
4高血糖纠正后,糖网会好吗?
取决于具体情况。
高血糖只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一个原因,因此需要针对病因综合治疗。另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代谢记忆”,由于下面几方面的原因,恢复需要一定时间:
a.较长时间的高糖刺激会引发炎症反应的“代谢记忆”效应,即使后期控制血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仍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发展。
b.高血糖相关的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是不可逆的,即使纠正血糖,之前积聚的糖基化终产物仍然会通过各种路径,继续引发视网膜损伤。
c.高血糖相关的氧化应激过程及氧化应激产物,仍然会持续存在一定时间,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的高糖“记忆”,即使血糖恢复至正常,这些因素也会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进展。
5有哪些药物用于糖网的治疗?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机制的一些药物,比如,改善血糖控制、血压控制的药物、调脂药物、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抗炎药物、抗氧化应激药物、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和RAS阻断剂等。调脂药可通过保护血视网膜屏障,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逆转视网膜血管渗漏,减轻视网膜炎症,进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6中医药是否可以治疗糖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中医中属于“消渴目病”、“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及“血灌瞳神”等内障眼病范畴,中药治疗从“消瘀”入手,不同阶段分别配以清热、凉血、补益等治法。
通过下调高血糖所激活的各种途径活性,抑制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炎症、血管新生等组成的瀑布层叠效应事件,在改善视力、视野,延缓或抑制血管新生,加速黄斑水肿消除,改善视网膜微循环等多方面具有显著综合优势。
但由于不同医者治法不同,无法形成一套严谨且便利的体系,也不像西医治疗那样,有很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疗效,因此中医药治疗一直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挑战。环境污染导致的中药材重金属超标,也限制了中药的被推广使用。
文章内容节选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糖尿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sx/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