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人人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宣传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管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健康中国行动(-年)》

健康中国行动把慢性病防治上升为国家战略,重点要对四大慢性病发起攻坚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提出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慢性病有三大趋势或特点,

让政府操碎了心。

1危害广

发病率致死率都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这里有个最新数据:现在中国平均每一百人去世,就有88人是得慢性病去世的。我记得三年前慢性病死亡占比的数据还只有86%,3年的时间又增加了两个百分点。

2治不好

大部分慢性病一旦得上,都是终身治不好的病,不做好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医院都没有用。

3代价大

慢性病不仅严重损毁个人健康,严重威胁家庭幸福和经济安全,还会严重拖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脚步。

所以基于这三大趋势和特点,

健康中国行动要做什么,

怎么做呢?

核心是预防为主而非治疗为主,所以叫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基本原则四句话:普及知识、提升素养,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不难看出,健康中国行动强调的是,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个人和家庭健康保护网,将推动中国家庭形成三大刚需,简单的概括为三个字:

第一个字:防,也就是预防为主,要做好个人的健康管理,这是第一位的。而这个本身必须由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和服务。

第二个字:治,一旦得病,能够比较便捷地得到所需要的有品质保证的医疗服务。

第三个字:保,有足够的保障,以便能够应付得了大病带来的高昂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以及收入损失,保障自己和家人能够守住基本稳定的生活品质。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谁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居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谁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镇卫生院负责具体实施。

怎样才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居民只需要到居住辖区范围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镇卫生院都可以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具体内容及服务对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全部免费,人人享有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4项内容。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

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库。记录着居民的疾病家庭史、遗传史和生活、工作等状况。从出生开始,记录着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期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与预防保健管理信息;妇女人生各期,特别是妊娠期的健康管理信息;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各时期患病时的医疗保健信息等等。

总之,健康档案应是陪伴居民终生的、全面、综合、连续性的健康资料,它详实、完整地记录了居民一生各个阶段的健康状况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信息。陈江街道常住居民可到陈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村卫生站免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

健康教育

①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②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③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④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鲁菌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⑤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⑥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⑦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3.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服务的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包括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者、老年人等)。陈江街道0-6岁儿童及重点人群可到陈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接受预防接种服务。

预防接种服务的内容:①预防接种管理。医务人员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采取电话预约等多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每半年对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核查和整理1次。

②预防接种服务。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部分省份或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应急接种或疫苗强化免疫接种。

③对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儿童事件进行处理和报告。

4.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为0-6岁儿童免费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出生后的新生儿可以在家中享受到医务人员上门的家庭访视服务;在1岁、2-3岁和4-6岁期间每年可以分别享受到每年4次、2次和1次健康管理服务。每个0-6岁儿童全程可获得13次服务,针对儿童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为其提供生长发育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指导等服务内容。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能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奠定重要的成长基础。医生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开展儿童保健系列服务,以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通过对儿童健康监测和重点疾病的筛查,还可以对儿童的出生缺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5.

孕产妇健康管理

妇女怀孕后,从产前、孕期全程到产后42天都可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孕早期健康管理、孕中期健康管理、孕晚期健康管理、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等健康管理服务。其中,孕妇在接受第1次产前保健时,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服务,包括一般健康检查、妇科检查、健康指导,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等实验室检查。

6.

老年人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凡是在陈江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无论户籍和非户籍人口,都能每年享受到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

①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了解老年人基本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与吸烟、饮酒、饮食、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以及既往所患疾病,目前慢性疾病常见症状与治疗情况等。

②每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四项、腹部B超、心电图等检查。

7.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主要是指对辖区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试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登记管理,每3个月至少提供一次面对面随访,每次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健康指导。每年对纳入管理的慢性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测量、心肺等检查、空腹血糖检测,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

★什么是高血压?

答:到医疗卫生机构测量血压时,非同日三次测量结果:高压(收缩压)都大于或等于mmHg,或者低压(舒张压)都大于或等于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患了高血压也许没什么症状,但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每时每刻都在损害着患者的健康。如果血压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损伤到大脑,会引起脑卒中(中风)偏瘫,造成半身不遂、痴呆等;损伤到心脏,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损伤到眼睛,可引起眼底视网膜病变甚至可能导致失明;损伤到肾,可引起肾功能不全。

★什么是糖尿病?

答: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如果空腹时抽取静脉血查血糖,结果大于或等于7mmoI/L,并在以后的复查中仍高于此标准者,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答: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并发症上。如果血糖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能造成脑、心脏、神经、眼和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糖尿病造成心、脑血管损害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因下肢血管损伤而截肢者比非糖尿病者多10倍;糖尿病肾病晚期可造成尿毒症;糖尿病眼病造成的双目失明者比非糖尿病都高25倍。此外,糖尿病还常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损害以及各种不同部位的感染。

8.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对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和康复指导。

★怎样及时发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及时发现可以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正确干预,避免病情发展。

如果家人发现以下现象就要引起注意:难以入睡、易惊醒;情感冷漠,失去以往的热情;喜欢独处、自语自笑,生活懒散,发呆发愣,外出游荡,夜不归家;敏感多疑,沉默少语,不与人交往;语言表达异常、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脱离现实,沉湎于幻想之中等。家人发现这些表现应主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防医生联系,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导。

9-14.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对辖区内肺结核病可疑者及诊断明确的患者(包括耐多药患者),开展推介转诊,对结核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询问患者病情发展变化,掌握患者服药后有无不良反应,监督其规范服药和按时复查。

中医药健康管理

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做1次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不同体质进行个体化中医健康指导。针对0~36个月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保育员进行儿童中医调养指导。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包括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相关信息的报告和处理。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是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在辖区内依法开展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反馈报告等工作,并接受卫生监督机构的业务指导。

免费提供避孕药具

1、省级卫生计生部门作为本地区免费避孕药具采购主体依法实施避孕药具采购。

2、省、地市、县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机构负责免费避孕药具存储、调拨等工作。

健康素养促进

1、健康促进县(区)建设。

2、健康科普。

3、医院和戒烟门诊建设。

4、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

5、热线咨询服务。

6、重点疾病、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今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还发布了《关于做好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和覆盖范围。

原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增加相关工作

在开展儿童健康管理过程中,规范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有关工作;加强儿童肥胖筛查和健康指导,积极开展儿童肥胖防控。面向贫困人口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9个新项目划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范畴

年起将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项目中的妇幼卫生、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卫生应急、孕前检查等内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地方病防治工作规范

2.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

3.重大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规范

4.人禽流感、SARS防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5.鼠疫防治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6.国家卫生应急队伍运维保障管理工作规范

7.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8.基本避孕服务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9.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10.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11.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12.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13.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14.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项目工作规范

15.健康素养促进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16.国家随机监督抽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17.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工作规范

18.人口监测项目工作规范

19.卫生健康项目监督管理工作规范

翔安区内厝镇卫生院、卫生所地址信息汇总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ss/58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