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思辨录糖话应对DR从全身管理做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糖尿病,古称“消渴症”。历史上司马相如,杜甫等不少名人都是疑似消渴症患者。《史记》描述:“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杜甫诗云:“消中日伏枕,卧久尘及履”;“闭目逾十旬,大江不止渴”等。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对糖尿病提出“慎重饮酒、咸食及面”——这可说是古人最早的“糖尿病全身管理指南”了。今天,面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也不能仅仅狭隘于眼部,而是要从全身考虑。

AAO发布的DR新版指南,就强调了全身管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以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重要性。那国内外最新的指南中有哪些数据和观点呢,我们共同回顾一下。

患病率34.6%!DR对人类的威胁持续上升1

全球糖尿病患者的糖网患病率为34.6%;

全世界10.2%DR患者视力受到威胁;

中国糖尿病人群中DR患病率高达24.7%~37.5%(.3万~万)。

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病程是DR的主要危险因素1

DR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图1)

图1

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DR发病率显著高于未接受的患者(图2)。这是否与患者病情程度相关呢?

图2:DR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是

DR/DME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

高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10%,DR疾病进展风险增加39%1;

高血压:收缩压每增加10mmHg,DR进展风险增加24%1;

血清脂质与DME独立相关;总胆固醇>μg/L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3;

肾功能指标:中国台湾名2型糖尿病患者8年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蛋白/肌酐比值(ACR)是新发PDR及DME的关联因素,结果提示患者基线以及随访期内的肾功能损害加重可预测PDR及DME的进展4(表1)。

表1

此外,DR还与以下因素相关:

(1)年龄越大DR越严重;

(2)肥胖本身会引起相对的胰岛素抵抗,DR的发生与肥胖相关;

(3)吸烟会增加DR的发生率,不吸烟者视网膜病变6年发生率降低1/3;

(4)其他:蛋白尿、妊娠、维生素D、染色体等。

90%可预防!DR应尽早筛查和治疗1

研究表明1,DR早期及时进行筛查及干预,可预防90%的严重视力丧失

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后的第5年开始接受DR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后立刻接受DR筛查,并且之后至少每年复查一次;

女性糖尿病患者,妊娠会加速DR的发生和发展。建议在计划怀孕前进行眼科筛查,同时妊娠前3月及产后1年内监测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变化;

糖尿病患者在青春期DR的进展速度加快,应更密切随访;

当发生NPDR、PDR或DME时,可参考以下随访间隔进行随访(表2)。

NCI-DME,非累及黄斑中心的DME;

CI-DME,累及黄斑中心的DME

表2

全身管理是治疗的重中之重

血糖控制: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预防和(或)延缓DR的发生及发展。

—血糖的波动以及低血糖会加重眼底改变;

—推荐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科学降糖,同时重视降糖的速度与幅度6;

—美国四大常用指南建议,大部分患者的HbA1c宜控制在7%~8%。

血脂控制: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轻度NPDR患者,可采用非诺贝特治疗。

—研究结果6显示:对于基线有DR的患者,非诺贝特显著减少视网膜病变进展高达57%。

血压控制:血压控制可以缓解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推荐血压控制水平在各个指南中有所不同,英国、加拿大等国指南推荐血压应控制在/80mmHg以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推荐RAS阻断剂为首选药物6、7。

·总结·

糖尿病病程、血糖、血压及血脂等是DR/DME的系统性风险因素,均应给予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ss/47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