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妍(化名)出生时早产,出生时体重只有3斤多,医生告诉妍妍妈妈,让她带孩子去看一下眼科医生,妈妈没当回事,谁知道几个月后妍妍竟失明了。
原来,妍妍患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医院眼科,通过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和激光、冷冻等治疗手段,已为无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孩子解除病痛。日前,该院眼科还完成了省内首例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皮肤色素失禁症合并单眼视网膜病变手术。
防治结合把握最佳“时间窗”
医院眼科主任孙先桃介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一般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关,且出生孕周和体重越小,发病率越高。按病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5期,1、2期没有症状,只需密切观察,大部分可自行消退,3、4期病情开始迅速发展,也是治疗的最佳“时间窗”,一旦错过,发展到5期,将彻底失去手术机会。
1个多月的小曦(化名)是个早产儿,出生时筛查发现患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外院治疗后有所好转,谁知近期病情加重,紧急转入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卢跃兵给小曦做了眼底成像后发现,其双眼后极部血管迂曲、扩张,右眼上方可见出血,判定其病程以达到4期,且属于急进性的视网膜病变,如果不立即手术,病情将迅速恶化。完善术前准备后,眼科手术团队为小曦实施了玻璃体注液术。3天后,小曦眼底血管扩张情况明显减轻,住院一周后,康复出院。
孙先桃说,像小曦这样的急进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发于极低体重的早产儿,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最紧急、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发病率约占整个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三分之一。“72小时内必须实施手术,否则将面临失明的危险。”
孙先桃介绍,玻璃腔注液术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常用方法,但所用药物多少会对愈后造成影响,有些孩子可能还会复发,随着技术的革新和诊疗需求的提高,激光治疗以其痛苦小、风险低、复发率低的优势,成为大多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家长的首选。
几天前,敏敏(化名)被查出患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且病程已到3期,经人推荐来到医院眼科,孙仙桃及其手术团队为敏敏做了激光治疗,注射抗VEGF药物。整个手术过程仅用了15分钟,2天后,敏敏便恢复出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并没有什么症状,只能通过新生儿筛查发现,有的家长没有足够的重视,往往导致悲剧的发生。”卢跃兵提醒,对于胎龄不足38周或者体重低于克,且出生后发生窒息、接受过吸氧或输血治疗的新生儿,必须及时进行眼底筛查。
放眼世界融合共享话未来
“很生动、很受用,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专家们根据学员们的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讲了很多实用性的知识,期待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10月28日,医院“国际人才引智合作交流示范推广月”期间,医院集团儿童眼病国际论坛隆重召开。
来自美国、台湾、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29位“大咖”,齐聚一堂,共话眼科未来。新生儿科主任查尔斯F·西蒙斯教授、医院视网膜科主任吴为吉等,详实讲述新生儿眼疾筛查、儿童眼科的建设与发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等课程,为大家提供了一场高规格的学术盛宴。通过国际交流,融合共享,实现了儿医技术与国际前沿无缝接轨。
忆往昔脚步不停,展未来任重道远。医院眼科作为河南省儿童眼保健培训基地、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郑州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心,有担当、有作为,致力于“精塑心灵窗户,守护儿童光明”。科室目前医院眼科著名眼底病专家赵军阳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全国斜视弱视专家赵晨教授、医院陈长征教授开展长期合作,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复杂斜视和眼底病的筛查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
(医药卫生报记者王婷)
医院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mb/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