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A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正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慢性流行性疾病。我国约有1.亿糖尿病患者,居世界第一,糖尿病防治任务艰巨。糖尿病管理不仅要实现理想的血糖控制,更需要强调多重代谢危险因素的全面控制,以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基层糖尿病防治工作被公认为是有效且应长期贯穿于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体系的重要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控中担任重要角色。

1我国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流行病学现状和卫生经济负担

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视网膜、肾脏和外周神经的微血管病变是各类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和特异性表现,是影响糖尿病预后的关键因素,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并发症中视网膜病变的患病人数最多,占比为21.7%。我国尚缺乏糖尿病肾病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弥漫性神经病变、单神经病变、神经根或神经丛病变。而弥漫性神经病变又分为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和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包括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胃肠道自主神经病变和泌尿生殖道自主神经病变等。DSPN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也被一些学者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管理现状

针对糖尿病的管理,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三低一高”的问题,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筛查、诊断、随访教育及分级诊疗建议

3.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基本配置建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化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工作站,有助于标准化的临床检验和同质化的糖尿病防治,同时可提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率。本共识建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及远程会诊系统筛查DR;将尿常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作为糖尿病肾病筛查的首选方法;将踝反射、针刺痛觉、Hz音叉检查振动觉、10g尼龙丝检查触压觉和温度觉检查作为DSPN筛查的基本方法。为此,建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相关的检查设备(附录1)。

3.2筛查与随访筛查项目与随访频率推荐见表1。

3.3分级诊疗服务目标与转诊机制

3.3.1国家分级诊疗制医院的分工

3.3.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建议

(1)医院:

(2)转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3.4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

DR的诊断参考年《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基层版)》,依据散瞳后眼底镜检查或眼底照相结果进行诊断与分级。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DSPN的诊断标准参考《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神经病变立场声明》。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DMED)的诊断应依据出现勃起功能障碍(ED)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评估(附录2)。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4.1危险因素综合管理

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原则包括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管理。近年来发现,高尿酸、高血浆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等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潜在危险因素,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mb/89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