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健康大讲堂其实你可能有高血压


背上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31113/4289864.html
·年第期·

每年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自年10月8日第一个“全国高血压日”至今,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2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血压”。

那么,你真的知道高血压吗?

成人高血压患者中知晓高血压的人数仅有五成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7.9%,即大约每4个成年人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但是,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51.6%,也就是说,一半的高血压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所以,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委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联合倡议,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为“18岁以上知晓血压”。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定义

高血压是循环的动脉血压升高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综合症。临床上,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分类主要根据血压值进行:

1、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

2、正常高值:收缩压处于mmHg-mmHg,舒张压位于80mmHg-89mmHg。

3、一级高血压病:收缩压mmHg-mmHg,舒张压90mmHg-到99mmHg。

4、二级高血压病:收缩压就在mmHg-mmHg,舒张压mmHg-mmHg。

5、三级高血压病: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根据以上的分类,我们可以知道,当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就可以定义为高血压。

但是,在实际检查的时候,不少朋友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医院测量的血压的时候,往往是高血压的结果,但是在家测量血压的时候又一切正常。需要提醒的是必须要在三个不同日期检查,都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才能被诊断为高血压。

医院检查的时候可能会情绪会比较焦虑、紧张,会造成血压升高的情况,但是平常的血压又是正常的,这种情况需要鉴别是否是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情况,这类人群建议进行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以帮助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高血压若不控制,对身体主要器官的危害有:

动脉:血压高可能使动脉内膜增厚,使血管硬化,管壁变厚且狭窄;并会破坏动脉管壁,形成斑块或动脉瘤,万一发生主动脉剥离、破裂,将比心肌梗塞更危急,病人甚至来不及开刀就丧命。

心脏:血压高造成动脉阻力增加,导致左心室得更用力才能将血液打出去,长久下来左心室会变为肥大,致使心脏衰竭;供应心脏血流的冠状动脉硬化,因而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危险增加。

脑部:高血压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块阻塞血流至大脑各部位,是引起中风主要原因。

肾脏:血压高会使肾脏血液循环恶化,破坏肾功能,引起肾衰竭。

眼睛:造成视网膜病变,严重会失明。

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经常带来另两个坏朋友——高血糖和高血脂,将来容易发展成糖尿病、心脏病、中风。所以,每个人都应知道自己的血压是多少,若超过/80mmHg(毫米汞柱),或者出现头痛、头晕、流鼻血等症状,更需小心是否血压高。

理性地对待高血压用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5.2%,测算患病人数约为2.7个亿。但是,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16.9%,不合理的用药习惯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这里,对这4个生活中常见的高血压谣言,希望大家能科学理性地对待高血压用药。

谣言一:降压药“伤肾”,千万不要吃。

民间关于降压药会“伤肾”的说法由来已久,而且广为流传。这里所说的“伤肾”是指影响男性性功能当然,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过去的某些降压药的确会影响男性性功能。但是,这些降压药已经被淘汰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有六大类,分别是: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普利类药物、沙坦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前四类是降压的首选药物。一般来说,采取正确的用药方法并不会对肾脏造成损伤。而且,沙坦类药物甚至有“小伟哥”的称号。

相反,如果担心降压药会伤肾而拒绝服药,才是对肾脏最大的伤害。因为肾脏是高血压的靶向器官,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必然会对靶向器官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导致肾衰竭。

谣言二:血压正常就停药,升高后再继续服药。

很多高血压患者担心药物副作用,而采取吃吃停停的服药方法,即血压高就吃药,血压不高就停药。这种做法是相当危险的!

高血压讲究的是平稳降压,而药物吃吃停停必然会造成血压忽高忽低。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对血管壁造成伤害,极易引起心脑血管事件,增加脑梗塞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患者选择长效降压药,也是出于平稳降压的目的。

谣言三:降压药有耐药性,需要经常更换。

“降压药有耐药性,不能一直吃同一种,需要经常更换药物的种类。”家长里短之间,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降压药真的有耐药性吗?需要经常更换降压药的种类吗?其实不然。一般来说,降压药是没有耐药性的。如果患者服用降压药期间,降压效果良好,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不建议更换药物,长期坚持服药即可,并定期监测血压。

有些患者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降压药没有耐药性,为什么药物的效果不如以前了呢?其实,降压药疗效降低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在服药期间,不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或者没有控制好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导致高血压病情加重,或者是出现了其他病变、并发症。

所以,药物治疗配合生活方式干预,才是控制血压的最佳方法。

谣言四:降压药需要一直吃,永远不能停。

对于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来说,的确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以此来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和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肾等靶向器官的损害。在服药期间,即使血压正常了也不能停药。因为长期规律服药会使身体内存在一定的血药浓度,等药物完全代谢后,血压往往会继续升高。

但是,也存在可以停用降压药的情况。

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引发高血压的某些疾病治好了,可以考虑减量或停药;

2.血压存在季节差异的患者,如冬季血压高,不吃药控制不住,夏季血压低,吃药会引发低血压,这种情况可以根据血压情况减量或停药。

提醒各位朋友,即使存在可以停药或减量的情况,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擅作主张。防治高血压,任重而道远。希望各位读者朋友,都能好好控制血压,生活美满幸福。

秋季是高血压的多发季节,提醒高血压患者要切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mb/54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