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以往曾称为Terry综合征或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但后者仅反映了该病的晚期表现。孕期更短或更低出生体重者,发生率可达60%~8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
病因
因未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对氧产生血管收缩和血管增殖而引起。正常视网膜血管约在胚胎36周发育达到鼻侧边缘,40周时达到颞侧缘。此期内暴露于高浓度氧,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闭塞,刺激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临床表现:常见于出生后3~6周,临床上分成活动期及纤维膜形成期。
年美国儿科学会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诊治指南
年美国儿科学会眼科分会、美国眼科学会、美国小儿眼科和斜视协会、美国视觉矫正医师协会共同在美国儿科杂志(Pediatrics)上发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新修订指南。本指南详细介绍了ROP诊治方案,包括首检时间、复查间隔和治疗方法选择,并概述了ROP检测方案的基本原理。
一
随访建议
1.筛查人群及方法
(1)出生体重≤g;
(2)胎龄≤30周且出生体重~g;
(3)胎龄>30周并伴有不稳定临床病程,包括高危ROP及需要心肺支持的婴儿。
患儿散瞳后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进行ROP检查,必要时可使用带有开睑器和巩膜减压器的检眼镜。
ROP早期会出现瞳孔扩张困难,散瞳液要充足,但是过量散瞳药会影响婴儿全身状况,因此散瞳困难需增加散瞳液时应谨慎。多次检查明确显示双眼视网膜血管化较为完全可除外ROP。为减少检查带来不适及全身反应,可预先对眼部进行局部麻醉,也可使用奶嘴、口服糖水进行安抚。
2.筛查要求
早产儿视网膜检查应由眼科专家执行,准确识别病变部位并连续记录眼底改变。根据国际ROP分类标准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图解和记录。
3.筛查时间
校正胎龄与重症ROP的相关性比出生胎龄更好。建议在ROP导致视网膜脱离之前尽早根据校正胎龄确定首次眼科检查时间。出生胎龄在22~27周首检时间校正胎龄31周,28~30周校正胎龄依次32~34周,具有高危因素者检查时间应考虑附加疾病的严重程度。
4.ROP分期及随访
根据国际分类法对ROP筛查结果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跟踪调查。随访方案:
(1)随访间隔≤1周
①未完全血管化:Ⅰ区无ROP;
②未成熟的视网膜延伸至Ⅱ区(位于Ⅰ区边界周围);
③Ⅰ区1期和2期ROP;
④Ⅱ区3期ROP;
⑤存在或潜在急进型后部ROP。
(2)随访间隔时间1~2周
①Ⅱ区后部未完全血管化;
②Ⅱ区2期ROP;
③Ⅰ区明确退行性ROP。
(3)随访间隔2周
①Ⅱ区1期ROP;
②未完全血管化,Ⅱ区无ROP;
③Ⅱ区明确退行性ROP。
(4)随访2~3周
①Ⅲ区1期或2期ROP;
②Ⅲ区退化性ROP。
5.随访终止指征
(1)Ⅲ区视网膜血管化,无早期Ⅰ区和Ⅱ区视网膜病变,若检查不能明确病变区或者校正胎龄<35周,仍需进一步随访检查。
(2)成熟视网膜血管化末尾和视网膜锯齿缘之间的正常范围完全血管化。此标准用于仅用贝伐单抗治疗的ROP病例(贝伐单抗为重组人源性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在ROP的治疗中可阻断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
(3)校正胎龄达50周且没有阈前疾病(定义为Ⅱ区的3期ROP,Ⅰ区的任一期ROP)或者没有更严重的ROP。
(4)退行性ROP(应注意可引起Ⅱ区和Ⅲ区ROP复发或进展性缺乏正常血管的视网膜组织)。
6.数码技术的应用
视网膜数码显像技术便于远程分析,是ROP筛查的一个新方法。应用该远程分析方法应遵照最新指南的建议时间。需对拍摄结果和相关分析作必要的医学记录。对于高危ROP患儿采取治疗或终止急性期ROP筛查前,应由眼科专家进行一次以上的检眼镜间接检查。
视网膜影像的拍摄需要技术、经验、实践以及对新生儿眼部结构的深入了解,尤其是明确ROP眼科相关病理变化,包括区域、时期等。远程分析者与床边检查者应有相同的培训要求和指导经验。图像分析不仅要求医生具有ROP的专业知识,还应知晓静态图像分析的限制性,并特别注意综合多次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数字视网膜成像虽不用于NICU的ROP筛查,但可作为一种视网膜检查结果的客观记录文件以及对NICU人员和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教学的有效工具。
ROP异地影像检查分析需要新生儿学专家、影像技师及眼科医生的密切合作,形成统一的诊疗责任规范,以保证随访检查和治疗措施顺利进行。
二
治疗建议方案
1.附加疾病及其治疗
Ⅰ区或Ⅱ区存在2个或2个以上象限视网膜接合处后部血管异常扩张和迂曲,或者超过参考影像异常程度的情况,称为附加疾病,此时建议采取周边消融术。存在以下检查结果时开始采取治疗措施:
(1)Ⅰ区:存在附加疾病的任何阶段ROP;
(2)Ⅰ区:无附加疾病的3期ROP;
(3)Ⅱ区:存在附加疾病的2期或3期ROP。
2.阈值ROP及其治疗
眼科医生密切随访已进行视网膜消融治疗的患儿,以期通过早期治疗改善视力预后。“阈值ROP”的定义来源于ROP冷冻治疗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特殊形态特征,过去认为属于轻度病变,现在认为应当适当干预治疗。
对具有明确分级的高危阈前病变进行消融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观察。修订后的国际ROP分类方法表明,可采用28度屈光镜进行双目直接眼底镜检查来诊断视网膜Ⅰ区和Ⅱ区疾病。
如前所述,是否考虑采用消融治疗的决定性因素并非病变发生的时间长短,而是是否存在附加疾病。应尽可能在72h内对可治疗的病变区域进行治疗,以降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治疗后3~7天进行随访观察,以确保未行消融治疗的区域无需进一步治疗。
3.贝伐单抗的应用
近期研究报道显示,患有3期以上ROP的婴儿进行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对Ⅰ区病变的疗效显著优于激光治疗,对Ⅱ区病变则效果欠佳。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尚未批准贝伐单抗用于ROP的治疗。
由于药物的使用剂量、时间、安全性、视力结果以及其他长期效应等问题尚不明确,所以对Ⅰ区3期以上的ROP进行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前,需得到患者家庭的知情同意。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的婴儿,在视网膜血管发育成熟前,必须每周按照ROP检查指导方案进行随访监测。
研究发现,贝伐单抗注射治疗后ROP的复发时间明显迟于常规激光消融治疗[(16.0±4.6)周比(6.2±5.7)周],因此贝伐单抗治疗后的婴儿需随访更长时间以确保ROP治疗后无复发。
4.知情同意原则
医生应为患儿家属提供培训资料,使其了解ROP检查的重要性以及病变进展情况,对严重ROP可能导致不良视力结果的危险性应及时讨论并做好书面记录。
5.转院或出院注意事项
对于高危ROP患儿的检查和随访责任必须细致分配到NICU的每个工作人员和眼科会诊医生,共同制定用于ROP检查的出生体重与胎龄的特定标准,以指导眼科启动定期检查。
当患儿的视网膜发育至Ⅲ区前或接受过ROP消融治疗,存在不完全血管退化或视网膜病变尚未治愈前,需办理出院或转院手续,注意应确保其能够进行眼科随访,具体检查安排必须在出院或转院前完成。
负责转院的医生应告知后续治疗医生患儿所需的眼科检查及时间安排。若检查尚未进行就已办好出院手续,需按照诊断建议第6条标准安排在接收机构或者门诊进行检查。
早产儿出院后眼科随访检查的责任系于患儿父母,告知潜在的严重视力丧失情况、严格的检查时间安排方案,明确按时随访检查是成功治疗的必要因素,交流内容需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不论婴儿是否存在需要治疗的高危ROP,参与诊治ROP的儿科医生以及相关人员应注意,这些婴儿可能存在一些其它视力疾病的风险如斜视、弱视、高度屈光不正、白内障等。NICU出院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这些潜在疾患往往发生在出院后4~6个月。
摘自FiersonWM,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SectiononOphthalmology,AmericanAcademyofOphthalmology,etal.Screeningexaminationofprematureinfantsforretinopathyofprematurity.Pediatrics,,:-.)原文刊于中国新生儿科杂志年第28卷第5期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回顾精彩内容!
暑假来了—验光配镜你了解多少?
端午节“洗眼睛、游百病”延续传统习俗
呵护眼睛,从小做起
眼睛表示———这六种药物长期使用,使我很受伤害!
宝宝总是揉眼睛,当心螨虫寄居
今晚0点开始,宝宝们的福利来啦——给眼睛补补营养素吧
简单、行之有效的贝茨视觉训练法(二)
简单、行之有效的视觉训练法
一闪一闪亮晶晶,我的眼睛最美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叶黄素“”和“叶黄素酯”真的一样吗?
FLORAGLO?叶黄素——您了解多少?
叶黄素眼黄金——眼健康保护神
与众不同的叶黄素~
想说爱你很容易——叶黄素
保护儿童视力——刻不容缓
要想宝宝视力好,营养快快补起来
孩子近视怎么办?
给孩子最好的选择
致春节后的你:眼睛疲劳、干涩、发痒?
涵亦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mb/2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