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警惕视网膜病变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41088.html

01这些眼底病对视力损害大

眼底病是导致视力不可逆损害的主要病因,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对视力损害较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这是糖尿病引起的重要并发症,是世界范围内工作人群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在我国的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24.7%~37.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到晚期可引起视力丧失,甚至剧烈眼痛。

视网膜静脉阻塞

这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位视网膜血管疾病。常表现为无痛性的视力下降,可合并视物变形等症状。

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年龄大于50岁,是60岁以上老年人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可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出现视力下降及视物变形。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致盲性眼底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患有高度近视者。发病初期可有眼前闪光感及黑影飘动,逐渐发展为眼前固定黑影,视力明显下降。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患者视力突然下降,像突然关灯一样。多发于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病的老年人,需及时就医,抢救时间是发生后90分钟内。

飞蚊症

多见于老年人和近视患者。临床表现为眼前出现黑点,会随着眼球的转动而移动,像飞蚊一样,有线状和团状。一般多在注视白色墙壁等较为明亮的背景时发现。

02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底是全身疾病的窗口。视网膜的血管和视神经是我们全身一处肉眼可见的血管和神经,通过对眼部的检查,有助于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诊疗和用药。眼底病患者通常见的主诉是视力下降或者视物模糊。这种视物不清往往表现为看远、看近都不清楚,而且通过戴眼镜无法帮助提高视力。经过眼科医生简单检查后,排除了角膜病、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疾病,如果还找不到原因,就需要到眼底科就诊了。没有视力下降,需不需要找眼科医生呢?答案是,预防筛查必不可少!有些情况需要尽早就诊眼底外科,例如有糖尿病、高度近视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史。以下几类特殊人群尤其应该注意定期检查眼底,有问题时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眼睛老化过程中可伴发玻璃体后脱离、黄斑裂孔、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黄斑变性等眼底病。定期检查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早期干预、避免失明。

高度近视患者

随着近视患者逐年增加,近视对视网膜的危害不可忽视,尤其是度以上的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引起眼轴增长,从而产生一系列眼底改变,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劈裂、黄斑裂孔、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等,都会对视力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存在致盲的风险。对于高度近视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散瞳眼底检查,查找是否有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等隐患。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病程超过20年,1型糖尿病患者有99%、2型糖尿病患者有60%以上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先要注重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其次就是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专科治疗,可以使90%的患者避免严重视力下降。1型糖尿病患者应当在诊断5年后开始接受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每年复查一次;2型糖尿病患者应当在诊断为糖尿病时就接受筛查,并且之后每年复查一次。若已出现视网膜病变,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怀孕后需要在妊娠早期就接受眼底检查。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中大约70%会发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其发生和患者的年龄、血压控制的好坏密切相关。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有高血压患者,医院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及时发现眼底病变,尽早治疗。

有系统性疾病或长期服药者

患有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血液病、肿瘤等系统疾病,可能在眼底有异常表现。长期服用对视网膜有毒性的药物例如羟氯喹、乙胺丁醇、他莫昔芬等需要定期检查眼底。

end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hn/43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