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知识小百科,就点上方蓝字
4月22日上午,一位出生16天的宝宝在我院儿保科常规新生儿眼底筛查时发现“视网膜脱落”,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于当天将宝宝转诊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经省专家检查最终确诊为左眼永存原发性玻璃体增生症和视网膜出血引起的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目前正在治疗中。
在我院儿保科检查时的眼底成像图片
宝宝的健康成长总是牵动着父母的心,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新生宝宝清澈明亮的大眼睛里,
可能隐藏着失明的危险。
比如多种遗传性视觉异常、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根据新生儿眼底筛查的数据显示,20%以上的新生儿患有眼病,其中先天性的眼病对视力影响最大。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等,如果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孩子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视力。而某些先天性眼部疾病如视网膜母细胞瘤(一种儿童时期眼部恶性肿瘤)等,如果发现较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将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一旦扩散还会危及生命。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自年我院开展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项目以来,筛查总人次达人次,人呈阳性,其中包括脉络膜缺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出血、视网膜炎等多种病因,复查人。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专家黄学林教授为我们进行专项培训
年我中心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共建医疗联合体后,黄学林教授通过“线上会诊”、不定期现场指导等方式向我们讲解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操作要点及不同病因的诊疗方案,为患儿争取最佳治疗方案的同时,也免去了舟车劳顿的奔波。
早产儿视网膜病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病变早期肉眼是无法发现的,因此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是每一个早产儿必需进行的重要项目之一。
根据《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指南(年版)》,不单早产儿,所有刚出生的新生儿都应该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因为新生儿期是视力发育的敏感时期,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对于新生儿、婴幼儿的防盲治盲及视力保健具有重大意义。上述宝宝的案例便是最好的证明,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在做常规筛查时发现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一步阻止了不可逆转伤害的发生。
从年8月开始,我院将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作为一项普筛项目,对所有住院分娩的孕妇进行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知识宣教,并要求所有新生儿进行筛查,希望通过该项目能够造福更多的家庭,让下一代真正拥有享受精彩“视界”的权利。
01什么是视网膜病变(ROP)?
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分类较多,比较复杂,常见的有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眼外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内炎、球内异物、先天性眼病,如新生儿视网膜病变(ROP)、眼内寄生虫,以最常见的视网膜脱离为例。02做眼底疾病筛查有什么好处?
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可致盲的眼病,如果没有做眼底筛查,却不幸患上视网膜病变,会导致宝宝失明。这种病变发生以后,孩子不可能表现出眼睛外观不正常,因为眼底的病变,外观上看不出来,所以家长也容易疏忽。所以进行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是预防宝宝视力和眼睛的关键途径。
在眼底筛查有效期内追踪随访可减少延误治疗和漏诊的发生,所以眼底筛查和随诊是很重要且必要的。家长们应当重视和积极配合,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ROP致盲危害。
03哪些新生儿需要做筛查?1、健康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周内或28天内进行首次眼病筛查。2、具有眼病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当在出生后尽早由眼科医师进行检查。新生儿眼病高危因素包括:(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超过7天并有连续吸氧(高浓度)史;(2)存在遗传性眼病家族史或怀疑有与眼病有关的综合征,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小眼球、眼球震颤等。(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等引起的宫内感染;(4)颅面形态畸形、大面积颜面血管瘤、或者哭闹时眼球外凸;(5)出生难产、器械助产;(6)眼部持续流泪、有大量分泌物。3、出生体重<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当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由眼科医师进行首次眼底疾病筛查。04什么时候筛查比较适合?
健康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周内或28天内进行首次眼病筛查。早产儿出生后的4~6周,或者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筛查。如果第一次筛查正常的,还要进行复查。矫正胎龄小于40周,首次筛查正常,2周回访;矫正胎龄40周以上的,首次筛查正常,4周回访。
筛查指南
筛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bf/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