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张氏中医方案破解颈椎顽疾定


导语

医院特聘专家张广亭医师和他的团队,在颈椎病的治疗中,以传统的“旋转复位法”为基础,创立了“定点旋提复位法+辨证口服中药”的中医治疗方案,扩大了手法治疗颈椎病的范围,显著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特别是在治疗顽症、重症颈椎病方面有较大突破,可使绝大部分久治不愈的颈椎病顽疾得到康复,也可使大部分具备手术指征的颈椎病重症患者避免手术之苦,节省医疗费用。

我们都知道,7节颈椎直接连系和支撑头部,固定颈部的肌肉群,两条上肢的神经都汇总到这里,上肢用力,肩扛手提,都离不开这几块骨头的受力。它是心脑血管循环的必经之路,是人体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位之一,看似渺小的几块骨头,却左右着人体的健康。张广亭医师自起跟师杜景阳老师从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相关病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胸腰椎相关病另述),与包括这几块骨头在内的全部脊椎已打了26余年交道。

团队总结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在“以骨统筋、内外结合、消除病因、主动康复”的理念指导下,提出了治疗颈椎病的中医综合方案:定点旋提复位+辨证口服中药+改变不良习惯+颈椎康复锻炼。

本方案是“传统中医经典理论”和“现代西医解剖生理学”的有机结合,对颈椎病的认识有所创新,并积累了一些较为成熟的临床经验。其中的“优势病种”还表现在:理论上有新发现,诊断上有新思路,治疗上有新方法,疗效上有新突破。

----编者按

第四部:中医方案疗效神奇(中)

我们依据颈椎病的七种症状分型,透过案例分享“定点旋提复位+辨证口服中药”的神奇疗效,介绍我们对颈椎病独家的临证心得,以及对部分疑难或重症颈椎病的治疗优势。

(③张氏中医方案破解颈椎顽疾----定点旋提+辨证论治)

第4型交感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相对较多,分部位共有五点:

①头部症状:如头昏、头沉、头痛或偏头痛,枕部痛或颈后痛。

②五官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物不清、眼睑下垂等;耳鸣、听力下降;鼻塞等;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③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

④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心跳过快或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不稳定等。

⑤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或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

临床病案1(颈源性高血压):

天津患者,男性,30岁。颈部僵硬4-5年,伴头晕、头痛、眼干涩模糊半年,高血压3年,常规服降压药控制,目前血压:/mmHg,颈部触诊,颈椎棘突3/4/5节段两侧有明显压痛,棘突凸起。诊断为颈椎病、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源性高血压。为其实施颈椎定点旋提手法治疗结合辨证口服中药,手法治疗后,颈部即刻活动灵活,头晕、眼睛模糊等症状明显缓解。立即测量血压:/80mmHg。

嘱其停服降压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适量步行运动。服药10天后复诊,上述症状消失,再测血压:/80mmHg,再服中药10剂,巩固疗效以防复发。

临床病案2(颈源性高血压):

北京某机关单位退休的王先生,62岁,年初诊。患高血压3年余,常年服西药降压药,一天也不敢停药,且血压仍偏高,来诊时血压为/95mmHg。平素颈部僵硬,转头时颈部有摩擦声,时轻时重,手法触诊显示颈椎4、5节段棘突高凸右移,曾做过颈椎核磁共振检查,显示C4/5椎间盘突出。在门诊为其做手法治疗,手法治疗后患者即刻感到头脑清晰、眼睛明亮,转颈时灵活轻松,摩擦声消失,马上再次测量血压常,/80mmHg。依据四诊中医辨证,开具中草药7剂,水煎服,停服降压药。7天后复诊,述诸证明显好转,血压一直正常,连续就诊四次,诸证消失,血压稳定。

临床病案3(颈源性鼻病):

患者刘某,男,38岁,山东滨州人,年6月初诊。因鼻塞加重,不闻香臭,鼻音重,清涕不断,伴头昏、双目干涩3个月就诊。

患者两年前曾患鼻息肉,医院行鼻息肉切除术,术后鼻塞症状好转,但每因感冒受凉或劳累后加重,始终没有彻底治愈。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鼻息肉复发,建议再次手术治疗。患者俱怕再次手术,经朋友介绍尝试中医治疗。患者面色发暗无光泽,面目虚浮,精神欠佳,不时用纸巾擦拭双鼻孔,自述颈部无明显不适,为其检查颈部,发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2、3、4、5节棘突侧后凸,周边有深压痛。

当时在门诊为其做手法治疗,手法结束后,患者鼻腔即刻感到明显通畅,没有再流清涕,并感到嗅觉明显改善,同时视物也觉更加清晰,头昏沉感消失。奇怪的是这个患者从来没有颈部不适感,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颈椎病。随后据其舌象和脉象开具中药汤剂口服,10剂服10天。

10天后复诊,药已遵医嘱服完,服药期间,鼻腔不断擤出大量黑色夹杂着白色粘稠状物,有的成块状,有的像是烂肉一般的分泌物,之后鼻腔会更加通畅舒适,并且头昏、眼干涩等症随之痊愈。又为其开具10剂中药口服,巩固疗效。随访两年疗效稳定。

临床病案4(颈源性鼻病):

张某,男,42岁,住北京西城区,年5月20初诊。主诉:双侧鼻孔通气不畅五年,伴双目干涩一年。患者既往五年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被诊断为慢性鼻炎,鼻甲肥大,医院开具消炎药和滴鼻药水等药物。药水滴鼻虽然能立刻缓解症状,但反复使用之后,效果越来越差。近期,医院找著名鼻科专家就诊,被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惧怕鼻部手术可能会带来的副作用,又对保守治疗的疗效不满意,渐渐对这种病能否痊愈已失去信心。患者就诊时面色晦暗,不停用纸巾按揉鼻部,似有少许分泌物擤出,手部触诊查颈部,颈2、3、4棘突后移,局部有深压痛,为他做颈椎手法治疗,当颈椎右侧复位后,立刻觉得右鼻孔已通气,随后又为他做左侧复位,又立刻觉得左侧鼻孔瞬间通气。同时眼睛胀痛感也缓解,视物似乎也更加清晰了。据其舌、脉象,开具中药7剂,水煎服,日一剂。

7天后复诊,述说服药后,咽喉部咯出大量的粘痰,之后咽部和鼻子更加畅通,一年多的眼部干涩不适也逐步消失,人也显得精神了很多,据其舌、脉又开具7剂中药口服巩固疗效。本例患者也无明显颈椎病史。

临床病案5(颈源性咽喉病):

家住朝阳区的8岁半刘姓女孩,近两年患咽部双侧扁桃体三度肿大,症状逐渐加重,呼吸不畅,言语鼻音浓重,夜晚鼾声很大,影响睡眠,家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权威专家建议手术摘除扁桃体。

患儿经朋友介绍来到诊室试试中医治疗,述咽部阻塞感严重,言语鼻塞声重,家长说夜间打呼,有睡眠暂停现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影响学习和生活。查咽部发现双侧扁桃体已肿大到连在一起;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弓,局部软组织压痛,平时患儿颈部并无明显不适,只是仰头时感觉颈部僵硬。征得家长同意,做颈椎手法治疗,手法过程患儿有说有笑,无任何不适,手法后立觉咽部堵塞感明显缓解,且语音也有改善,患儿高兴的对妈妈说,“我的嗓子通了!”嘱服中药配合治疗。20天中药服完,双侧扁桃体已明显缩小,呼吸顺畅,鼻音已很轻,家长说夜间已不打鼾,睡眠正常。汤剂已无需再服,数位中药研粉冲服继续巩固治疗。

值得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yunyun.com/smbf/4869.html


当前时间: